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作者:风渝 2022-03-20 19:20:54 心理百科

过完年这么久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和小编一样怀念过年时候能在家吃吃喝喝,安心睡觉的日子呢?相信很多离家很久的“社畜”和“学畜”们应该也开始期待下一个节日能回味下过年的舒适了。而叔叔阿姨们也可以感受一下孩子过节回家的热(nao)闹(xin)了。

然而,打开日历一看,原来下个节日是“清明”,心里难免沉重了一些,这是一个和中元节一样“纪念逝者”的节日,它不由地让我想到丧失(loss)和哀伤(Grief)。

小编自己有幸在即将奔三的年纪还没有过强烈的哀伤经历,但是作为一位从小到大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自己也很难想象有一天爷爷奶奶其中一个离我而去时的感受……虽然自己小时候看过很多白事(追悼会),因为那里会有烟花和表演;虽然小时候经常嚷着一些熟悉的“爷爷奶奶”面孔,现在也有很多再也见不不到。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过年在陪爷爷奶奶吃饭聊天的时候,奶奶不经意地提了一句:“你还记得肖奶奶吗?就是小时候经常给你各种零食,住在我们对楼的”

我说:“嗯,我记得!”

“唉!她前几天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走了……”

其实这样事在我们这个“老人村”里很常见的,每隔一段时间来看望爷爷奶奶,都会有其他的老人悄悄地离开我们:

“同一楼层的肖爷爷是我记事以来第一个离世熟悉的人,经常到他家门口找他教我下棋,最后在追悼会上看到他时感觉他睡着了一样。”“聂老师是我们的体育和美术老师,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都是阳光开朗的模样,直到我在他爸爸追悼会上看着抽泣地读完对父亲的信。”“刘爷爷周末都会很早来广场和我们一起打篮球,他觉得我不传球因此不喜欢和我一组,直到很久没看到他来打球时,才是知道他已经离世了。”

印象里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帮我挡棍子的夏奶奶、帮我过算命的王爷爷还有喜欢小狗的李奶奶……好像自己活了二十多年已经经历了挺多熟悉的人离开了,而对于爷爷奶奶来说,这些都是他们朋友,回想起这些他们的心情应该会更沉重吧!

在我们的文化里,讨论与死亡相关的话题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但听到奶奶的一声叹息,我其实也很想问他们:“您俩老对死亡会感到害怕吗”?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我不知道她们会回答什么,也许这个疑问也是现在的自己内心对哀伤的恐惧,那么哀伤又是什么呢?

1、哀伤的反应

接下来我们就先从哀伤本身谈起

哀伤(Grief)是指丧亲者一种失去挚爱之人的反应和过程(Drenth et al.,2010),它会影响到丧亲者的情感、认知、社交、生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情感上可能会有无尽的思念和悲伤,有时会感觉孤独和愤怒;

认知上可能会缺乏安全感,或是对人失去信任,产生自责和自卑的想法;

行为上可能会有泪流不止,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和与社会脱离的现象;

生理上可能会有睡眠及肠胃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刘新宪,2020)。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哀伤是由丧失(loss)引起的特殊反应,它是“丧失的孩子”,广义上包括了象征性丧失(Symbolic Loss),例如失恋、失业和退休时的社会角色解体等非死亡情况,而在狭义上只是指丧亲——所爱之人的死亡。

哀伤也是个“大家庭”,它有许多“兄弟姐妹”。急性哀伤(Acute grief)通常是发生在丧亲事件的初期,丧亲者会有剧烈的哀伤反应。整合性哀伤(Integrated grief)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它把哀伤整合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接受现实,安置好逝者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并建立起新的生命意义。而相反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就称为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多指剧痛性的急性哀伤长期不能得到缓解,并出现生理、生活、社交、工作能力等损伤。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

同时还有预期性哀伤(Anticipatory grief)和象征性哀伤(Symbolic grief)。前一个概念是指一种有心理准备的哀伤,它会出现在两种人身上:一种是预期亲人即将离世的哀伤,另外一种是濒临死亡者对自己即将死亡的哀伤。而后一个概念对应象征性丧失,适用于非死亡的情况,不良的转变会造成适应障碍(Ajustment disorder)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特殊哀伤成员——创伤性哀伤(traumatic grief),它是哀伤和创伤两种反应的交互结果。这种哀伤情况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丧失自己所爱的人,另一个是丧失事件有创伤的特征。多是产生于非自然意外的死亡、自然灾害死亡以及对死亡事件有亲身经历。

他们是患多种病风险最高的,哀伤的痛苦体验也是最复杂的,因为它既有创伤反应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也会有哀伤带来某种悲伤和“温暖”,这种感受的共振很容易让他们患延迟哀伤障碍。因此他们的表现也是最多的,有的以哀伤反应为主,有的以创伤反应为主,核心的表现是自责和愤怒。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注:图摘自于哀伤疗愈家园(www.aishang61.com)

2、哀伤的过程

正常哀伤(Normal grief)是指丧亲者从急性哀伤经过适应过渡到整合性哀伤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大约有90%的人都可以平安度过,还有10%则会进入延长哀伤障碍(Li & Prigerson,2016)。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哀伤的两种过程;注:图摘自于哀伤疗愈家园(www.aishang61.com)

哀伤的具体反应是没有固定的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哀伤反应都是独特的,有的人会泪流满面,有的人会非常愤怒,而有的人则会去逃避和否认。

比较有名的哀伤阶段流派观点是“五阶段”理论,它认为每个人的哀伤会经过“否认”、“怀念”、“愤怒”、“压抑”和“接受”,这个观点是从癌症病人的观察中得到的,推广到普通人的哀伤中。但是通过实证研究,许多学者发现哀伤反应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并不存在任何的阶段性。因此研究学者大部分比较支持哀伤意义流派的观点,即哀伤反应程度与否取决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和已经发生的事情,如何带着伤痕在生活中找到新的意义(Jason & Robert,2010)。

那么哀伤反应又会不会消失呢?大多数的研究学者认为哀伤反应是不会消失的而只能适应(刘新宪,2020),大多数人提到自己逝去的亲人无论多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哀伤反应,只要生前是有感情的。因此研究学者们用了一个略微浪漫的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持续性联结(continuting bond),它指丧亲者在内心会保持与逝者生前的联系,意义派学者认为保持这种与逝者的联系是一种对哀伤反应的适应,但是实证研究并没有支持这个观点,发现拥有高持续性联结的丧亲者会有更强的抑郁水平和哀伤反应,这使得他们更加难以适应哀伤(Stroebe et al.,2012)。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小编认为那些对于逝者保持强烈联系的丧亲者,他们内心其实是对逝者有着强烈的爱,这份强烈的爱让他们迟迟无法对逝者放手,无法接受他们不在的事实。当然,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急性哀伤期间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长期出现,对于个体的生活功能和健康状况还是会产生损害,需要积极地求助和治疗。

3、哀伤的适应

哀伤反应适应的关键在于应对反应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情绪上过度强烈,生理上过度消耗和一些关于死者无法控制的回忆。其实面对哀伤,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知道这是一种合理的现象,我们哀伤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对逝者的爱,因此我们需要表达而不是逃避,对于哀伤,我们自己首先要接纳和认可它。

哀悼(Mourning)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情境,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它是丧亲者用某种方式来怀念和纪念逝者,小到一个普通的追悼会,大到一些大型的纪念活动和节日。这种方式每种文化下都会有,它是一种很好的告别仪式。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如果哀伤给我们带来一些痛苦的感受和一些不可控制的回忆的时候,可以听下来好好感受一番,同时配合正念冥想辅助调节,它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另外我们也需要保证自己生理上的健康,身体的健康会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所以适当的运动、一定的睡眠质量和健康的饮食对自己一定是有益的。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自己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的,可以向一些相处舒服、值得信任的人诉说,不要拒绝朋友亲人的关心和爱。或者与一些“同命人”(有和自己类似经历的人)相互支持。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4、未来展望

谈到“死亡”和“哀伤”,我们大多数的时候会非常忌讳它们,就像我也很难向我的爷爷奶奶问出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也是每个人不得不去面对的课题 。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大概有9千万的丧亲者产生。据哀伤治疗师刘新宪回忆,自己在2017年的某一线城市的图书馆内的心理学类书籍一栏,找不到一本关于哀伤类的书籍,国内相关的文献也很少,而在加州的一个小镇上,哀伤心理类书籍会占到1/3左右。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在中国患延迟性哀伤的丧亲者达到了14%(Li& Prigerson,2016),高于国际平均水平10%(Kersting et all.,2011)。因此对这一块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实践中。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最初想问两老的问题,仔细品味一番后,心想无论是什么她们的答案是什么,我都会告诉她们:“我会陪着你们!”这也许便是“哀伤”想要告诉你的吧:生命最终的意义不是要在这世上大放异彩,而是在这人间去经历爱!

延长哀伤障碍、对哀伤的合理表达方式

摘自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

参考资料:

[1] Drenth,C. M., Herbst, A. G., & Strydom,H. (2010). A complicated grief intervention model. Health SA Gesondheid (Online), 15(1), 1-8.

[2] 刘新宪. (2020). 哀伤疗愈Grief Healing.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3] Li, J., & Prigerson, H. G. (2016). Assessment and associated features of 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among Chinese bereaved individual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66, 9–16.

[4] Stroebe, A. G., Stroebe, W., & Schut, H. (2012). Continuing bonds in adjustment to bereavement: Impact of abrupt versus gradual separa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2), 255–266.

[5] Jason, M. H., & Robert, A. N. (2010). An examination of stage theory of grief among individuals bereaved by natual and violent causes: An meaning-oriented contribution.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61(2), 103-120.

[6] Kersting, A., Brähler, E., Glaesmer, H., & Wagner, B. (2011). Prevalence of complicated grief in a 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based sampl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31, 339–343.

图片源于网络(https://www.pexels.com/zh-cn/;https://unsplash.com/;https://pixabay.com/;www.aishang61.com),侵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健康悲观主义绿帽情节心理医生控制情绪原生家庭焦虑症思维反刍强迫症恋母情结心理咨询负面情绪正念产后抑郁依赖型人格MBTI测试情绪管理社交恐惧回避型人格障碍焦虑症心理测评反社会人格边缘性人格障碍霍格沃茨倾诉双向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