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作者:天涯海角 2022-06-14 21:14:49 成长心理

每天他放学以后,每一分每一秒,我都要算计好了。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你能想到这是一个妈妈在安排9岁孩子的生活吗?

电视剧《好好说话》里,毛毛因忍受不了妈妈对自己的谩骂和指责,跑到电视台要求妈妈参加节目,并当众向自己道歉。

经过主持人杨光与毛毛私下谈心,和毛毛父母现场交流才知道毛毛的心结,来自妈妈的控制欲。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毛毛说妈妈常常打击他,说不上进给她丢人了。还控制他的时间,让他喘不过气来。

毛毛妈妈却说自己很委屈,从儿子1岁起她就辞职当了全职妈妈。

她每天辅导作业、陪毛毛练琴、上线上的英语口语课。

周末,她也安排了很多课外班:钢琴、英语、围棋、书法和奥数。

但当毛毛做数学题提出很多奇怪的想法时,她很崩溃。

但妈妈总说要耐心一点,好好跟毛毛沟通,但每次毛毛都很失望。

最后,杨光的话点醒了毛毛妈妈,爸爸也表示自己做错了,要好好陪伴毛毛。

现实中,很多父母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影子。

当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天性发生冲突时,他们选择给孩子标准答案,用自己的经验避免孩子走弯路。

所以,他们听到不同的声音时,都会打亲情牌或者强行让孩子回心转意。

白岩松说:“总是告诉孩子标准答案,是最失败的教育。”

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父母不需要时刻挑出瑕疵。

给予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孩子才能真正听话。

你是我的影子,杀伤力有多大?

微博里,有一个博主说从去年开始养蚂蚁。逛蚂蚁贴吧时,她发现有很多养蚂蚁的中学生。

其中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蚂蚁,但父母非要她学画画,还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

妈妈说养蚂蚁是歪门邪道,让她把蚂蚁扔掉。

这次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妈妈真的把蚂蚁扔了,还踩烂了保温箱。

父母说:我就是要扼杀你的兴趣怎么了?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生活中,这种父母真的令人窒息。

他们采用“影子式育儿”方式,通过让孩子做绝对正确的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小脑袋里那些奇思妙想、看似不靠谱的想法才最珍贵。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内窗效应”。

也就是父母希望安排和规划孩子的每一步,恨不得一键定制一个完美孩子。

他们希望优点都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对孩子进行强势教育。

有人说: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奢侈莫过于“爱好自由”。

但面对这种“为你好”的爱,孩子有苦难言,只能偷偷地坚持自己的爱好。

正因为父母忽略了孩子独特的个性,所以在孩子与自己认知出现偏差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以此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这无疑是用最窒息的爱释放出最大的杀伤力,而成为父母影子的孩子要么忍,要么叛逆

不被限制的孩子,活出自己的色彩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月神》里,祖孙三代一起去月亮上扫星星。

第一次登上月亮的小男孩很好奇,而爷爷和爸爸从挑选工具到清扫方法一直争论不休。

其实,从小男孩应该怎么戴帽子的时候,爷爷和爸爸就产生了分歧。

而当一颗巨大的陨石落在月亮上时,爷爷和爸爸的扫帚都未能敲碎这颗大星星。

只见小男孩找到了一把锤子,这颗大星星瞬间变成无数小星星,场面极为壮观。

在之后的清扫中,爷爷和爸爸没再强求小男孩,小男孩选了一个小耙子开心地干着活。

孩子在成长中通常需要父母的引导,才不至于走歪。但是,只有允许孩子尝试走出一条路,才能让他们真正地长大。

万维钢说: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同样,作为父母,我们有自己的打算,孩子也另有打算。

很多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去探索,用他们的童真去看待世界,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在宁波,三年级女生王沐易从小就很喜欢攀岩,至今已经练习了快4年。

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广西阳朔完成了国内高难度野外攀岩线路“中国攀”。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9岁的她成为中国完成5.14A难度线路的最年轻选手,也是中国第六位完成此难度野外攀岩线路的女性选手。

王沐易的优秀与她的父母有很大关系,他们选择爱好没有只顾自己的面子,而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就像网上曾流传着孩子的兴趣鄙视链,这其实是父母焦虑传递链。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不焦虑的父母肯突破固有的思维,不让孩子囿于“天井”而是飞向广阔天空、自由生长,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无条件地支持,也赋予孩子前进的动力,让孩子勇敢迈出全新的第一步。

这样,不被父母限制的孩子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活出自己的色彩。

明智的父母“对你好”,而不是“为你好”

尹建莉说: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其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

教育好孩子,不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控制孩子,而是做到“对你好”。

如何做到“对你好”?明智的父母这样做。

1. 学会倾听,给予尊重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中,上高二的索耶在妈妈的要求下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因为妈妈觉得自己没有熟练掌握这门语言。

但是索耶每天晚上除了要应付西班牙语作业,还要做其他5门功课的作业,经常机械地完成作业,理解却每况愈下。

到后来,他感觉疲惫不堪,渐渐地对学校和生活的态度都缺少热情。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就这样过了两周,妈妈感觉到不对劲,于是和爸爸一起跟索耶商量可以放弃西班牙语。

索耶与指导顾问和西班牙语老师都做了沟通,最终他放弃了那门课。

现在,他每晚做3个小时的作业仍然很吃力,但情况好多了。

爸爸妈妈决定让他从喜欢的科学、历史、英语和摄影等学科中汲取更多的东西,而不愿看他被西班牙语压垮,以致牺牲这些功课。

正如蔡康永所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无论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选择。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才,但是他毕竟不是我们的影子,不能替我们弥补遗憾。

所以,父母最好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给他说话的机会,等孩子说完了再做决定。

2. 有智慧地放手

白岩松讲过自己的教育心得,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他和妻子从来不会刻意去干涉。

但是,他们选择有智慧地放手而不是撒手。

儿子喜欢看金庸小说,他没有制止,而是引导儿子爱上阅读;儿子喜欢足球,他半夜和儿子一起看比赛,结果儿子在高中时成为足球主播,还举办了“草根足球赛”;儿子喜欢摇滚乐,他要求儿子每天翻译一首摇滚乐,无形中提升了外语能力。

儿子上大学的专业是很冷门的蒙古学,他依然尊重儿子,相信儿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通常,我们强迫孩子喜欢自己期望的兴趣,孩子会反感。任由孩子放弃有天赋的兴趣,孩子长大会后悔。所以,有智慧地放手,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孩子在某个爱好上有天赋,也有浓厚的兴趣,那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支持。

如果孩子不感兴趣,经常应付、心不在焉,那不管你再怎么苦口婆心也没有意义,不如先暂时放手。

父母只有观察孩子,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和引导孩子,孩子才会做出相对理性的选择。

3. 允许试错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只饿猫放在一个钉着木条的箱子里,箱子连着一个脚踏板,箱门外放了几条鱼。一开始饿猫四处乱窜,始终没有找到出口吃到鱼。后来它偶然碰到脚踏板,箱门被打开,于是逃出箱子吃到了鱼。

接着,桑代克多次把饿猫关在箱子里,最后,它一进入箱中就能找到出口。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桑代克认为它能顺利逃脱,是因为不断地尝试。

在孩子的兴趣上,我们也可以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找到最优解。

雷军说过一句话: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试错,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试错成本,帮助孩子从中找到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最擅长什么。

很多父母给孩子选择兴趣会与升学、就业挂钩,不考虑孩子本身的条件和意愿。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多种类型的兴趣,在不断尝试中给他科学的建议,让他找到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兴趣。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短片《我的影子朋友》,很有感触。

男孩小星骑着马在马术场里奔跑,但是画面一转,就听见妈妈的唠叨:你不是很喜欢骑马吗?

这时,失落的小星突然发现墙上的影子做着各种动作,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后来,爸爸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他又一次看到了拿着画笔和调色盘的影子。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然而一边叫着:小毕加索,我们开始吧。一边教小星:不能用颜料笔画,要用铅笔打底;要这样拿铅笔;画宇宙是这个颜色吗?星辰大海啊!大海是蓝色!

……

在小星看来,为什么宇宙不是金黄色、紫红色、白色、亮着光的五颜六色?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爸爸妈妈却说宇宙里没有光,是黑色的,只有黑色就不像儿童画了。

晚上,小星再次看到了影子,影子画出了五颜六色的宇宙。

小星也打开妈妈的化妆包,用口红在窗户上和墙上画了很多画。

第二天早上,妈妈对小星说:他们牺牲了很多让小星学这学那,小星的朋友什么都会,再不学就没有机会了,就照着妈妈的做。

房间里,小星对影子大吼。影子却消失了,小星哭着喊影子回来。

别要求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被限制的孩子才活的精彩

看到这一幕爸爸妈妈,终于决定不再限制小星的想象力,让他自由创作。

拥有令人羡慕的特长,是父母期望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未来。

有人说:父母为孩子人生做好99分的规划时,孩子就只剩下1分的发挥空间。

相反,当父母能给予孩子99%的空间,那么孩子的未来就有无限的可能。

学会倾听,有智慧地放手,让孩子试错,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听话的孩子。

最后,愿孩子的兴趣被父母看见,活出自己的人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咨询分院测试聊天焦虑症负面情绪自卑爱情挽回无性婚姻九型人格外貌焦虑人际关系职业价值观原生家庭绿帽安全感九型人格恐惧心理恋母情结思维反刍职场心理MBTI测试回避型人格偏执型人格焦虑症抑郁症测试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