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作者:夕暖 2022-07-10 17:46:56 心理百科

我努力了十几年,孩子的情况反而越来越差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感触颇深。

一位老父亲骑行大半个中国拯救网瘾儿子。

12年,失败告终。

他说:“一开始通过骑行来反网络游戏,是为了把自己从无力感中拉出来——我不知道面对着沉迷网络游戏12年,至今躺在家中不做事、不说话的儿子,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希望能在外面找到救孩子的新出路。”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儿子郑钊,原本成绩优异,稳居年级第一,妥妥的学霸。

直到初一,孩子接触了网络游戏,就开始隔天差五闹着不上学。

短短一个初二,郑钊两次辍学。

可想而知,孩子的父母得多烦心。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一气之下的郑立书直接把儿子绑到学校,停掉家中宽带,郑钊回来就闹绝食,不说话不理人,但也不去学校,天天坐在客厅看电视。

硬的制不住孩子,那么就来“软的”。

郑立书投其所好,给儿子买了台球桌,找了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打台球,结果打了一阵,郑钊又不出来了。

他想和郑钊聊聊,可郑钊就是不理他,只能找老师、同学来给郑钊“做工作”。

可郑钊就是油盐不进。

无奈之下,郑立书四处烧香,听算命的话新盖房屋,也依旧未见成效。

“真的是被游戏把魂给勾住了。”

无计可施的郑立书心一狠把儿子送进一所“戒网瘾学校”,这也让他看到孩子“变好”的希望:回来后,郑钊主动说要念书,会和父母逛街、走亲戚,也愿意跟朋友出门玩。

所以,当郑钊第三次辍学,郑立书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再次把郑钊丢进“戒网瘾学校”。

可这回郑钊彻底“废了”,终日躺在床上玩手机,不说话,不做事,几乎不踏出房门半步。

必要的交流,都是靠点头和摇头来完成。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我努力了十几年,孩子的情况反而越来越差。”

看完整个故事,我能感受到了这个老父亲深深的无力感。

为什么品学兼优的孩子,会突然痴迷网络游戏?

为什么用尽所有能用的办法,却还救不出孩子?

其实玩手机也好,打游戏也罢,都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内心需求,比如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优质的依恋关系。

只是父母总习惯性地,把问题归结于这些东西上面。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我们不需要知道动漫、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这些事物本无可厚非,也不会真的“毁”掉一个孩子。

真正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是,孩子背后缺乏的需求,从而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痴迷网络游戏?

儿童心理学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认知:

所有儿童的问题,都是关系问题。

如果用这个认知,去观察沉迷网游的少年,很容易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所有沉迷网游的少年,和父母的关系都有问题。

就像文章开头中的郑钊,父母不在家时,他会到客厅走一走,吃点东西。父母一回来,郑钊就又缩回房间。

他更是在回复妈妈的信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我所思念的家,终究只是我心中的那个‘家’罢了。”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归根结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过是借此寻找“精神上的父母”。

前不久,在网上也看到一则新闻:

12岁的男孩因沉迷网络游戏,辍学20天。

在被问及为什么玩游戏?

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因为爸妈不在家,我很无聊,就只能玩手机。”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诚然,孩子迷上网络游戏,是因为好玩、容易上瘾,但更多的时候,孩子一直迷恋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不肯走出来,是因为在父母身上他们没有得到正向的情感反馈。

人性都是需要被满足,都是需要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在父母身上得到他们就会一直寻找,最后在网络游戏里面找到,无法自拔。

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里,很少会有孩子沉迷于网络,而那些被忽略的孩子,那些缺乏沟通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在虚拟世界里寻求情感寄托。

他们渴望去虚拟世界里,和某种事物建立强韧链接,感受那种被需要、被惦记、被关心、被肯定的满足感。

网络游戏本身的诱惑性和刺激性,会给孩子加倍的体验。

沉迷,一再沉迷,反复沉迷,就成了他孤独的救命稻草。

理解与陪伴,才是“夺回”孩子最好方式

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后,10个家长,9个的做法,是控制:

没收手机,掐断网络,安装监控,在反复说教中,不停给孩子灌输“玩游戏有罪”的羞耻感。

有些家长甚至会通过哭诉、谴责、自残的情感绑架,用自己最糟糕最崩溃的一面,恐吓孩子远离网络游戏。

确实,在短期内,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却容易遭反噬。

震惊全国的“16岁少女伤父弑母案”陈欣然,患有严重网瘾,极度依赖手机,不允许手机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一次冲突中,她用剪刀误伤了父亲。出院后,父亲直接搬离家中,不再管她。

中考落榜后,陈欣然终日在家玩游戏,到处游荡,父母决定将她送进戒网瘾学校。

在学校里她遭受了一系列非人般的折磨,蹲在大便旁吃饭,毫无理由的毒打。

出来后,又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尊重,这让陈欣然情绪越来越激烈。

最后,她崩溃了。把妈妈绑在椅子上长达一周,要家人答应让自己上别的学校。这期间,因为她长达四五天没给妈妈进食和饮水,导致妈妈生命出现危机,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被父母抛弃,强制送进“戒网瘾学校”的孩子,就像一条缺水的鱼,变得越来越窒息,越来越偏激。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和关爱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出现,在孩子“出问题”时,父母又只会用最暴力最冰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又怎么能如你所愿呢?

抖音@大王小王 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他从小就是一个爱上网的叛逆少年。

有次父亲悄悄跟他去网吧,在他背后默默站了10分钟。没打他,没骂他,而是默默地离开了。

第二天,父亲留了一封信给他,告诉这件事,并对他说:“爸爸知道你只不过是迷路了,爸爸一定把你领回家。”

此后每一周,他都会收到父亲的一封信,鼓励他,安慰他。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也正是这一封封饱含着父亲深切的爱的书信,唤醒了他,支撑着他,直到他走回到正确的道路,最后成为中科院博士。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渴望

理解和陪伴,永远是融化孩子心中坚冰的最好方式。

相反暴力制服,得到的只会是一个满是问题,拒你千里之外的孩子。

网络时代,没有谁可以把孩子锁进真空里,一点都不碰网络。也没有谁能监督孩子一辈子,从来不让他们接触网络游戏。

为人父母,我们终其一生能做到的,其实不过两点:

第一,正视自己的问题,潜移默化中,用正向积极的行为影响孩子;

第二,看见孩子的需求,在接纳与理解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

具体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上,可以这么做:

(1)不要去堵,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玩游戏可以,但什么时候,要玩多久,是重要的。

根据孩子的学业,在保护视力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比如,每周有两天可以玩游戏,一次可以玩半小时;或者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10分钟游戏。

一旦开始实施,家长就要做到温柔而坚定。

当孩子哭闹时,不要心软退让,不要屈服于孩子的“眼泪”,但也别忘了做到“友善”,可以抱抱孩子,抚摸一下他们,告诉孩子,妈妈不是不让玩,而是担心他的视力,而且我们之前说好的。

当孩子知道,哭闹也没用,他们就会坚守规则;当孩子知道妈妈依然爱自己,他们的哭声就会渐渐停止。

(2)放下偏见,和孩子真诚地沟通

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学习12个小时,我们不会给他贴上“学瘾”的标签,嘲笑打击他,反而会以他为骄傲。

但如果一个孩子每天玩2个小时的游戏还停不下来,我们就会给他戴上“网瘾”的帽子,羞辱、仇视他。

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学习是正确而积极的,游戏是错误而堕落的。

把这种偏见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最需要反省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一个孩子只是因为自律的习惯手机的干扰,或放假了,比平时多玩一会,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孩子放松的需要。

或者孩子已经完成了所有课业,也运动了,那么我们就不能武断评价他玩物丧志。

当父母放下偏见,再去和孩子沟通,就会变得理性,而且充满关心,而不是指责和控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亲密关系依赖型人格孤独症回避型人格焦虑症EPDS偏执型人格自卑叛逆强迫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易怒症心理医生心理测评系统存在主义情商测试正念反社会人格PUA恋母情结恐惧心理心理治疗绿帽癖分院测试职场心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