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妈妈我想你,父母怎么回很重要
作者:可乐妈 2020-09-28 13:19:02 成长心理

前几日,晚上到姥姥家去接可乐,姥姥跟我说起早上发生的事情。

可乐一个人躲在客厅,“啪嗒啪嗒”的开始流眼泪。

姥姥问:可乐,你怎么了?

可乐回答:我想妈妈了。

姥姥笑着说:你怎么可能会想妈妈呢?你和妈妈刚拥抱完,还在窗外告别。(这是我和可乐每日离别的一种仪式:我先把他送到姥姥家,接着我去上班。当我下一楼,可乐在姥姥家窗户处,与我挥手告别)

可乐仍在低头哭泣。

姥爷来到面前,说:可乐,乖啊,你都上小学了,已经是男子汉了,再哭,别人就要笑话你了。

可乐仍低头哭泣。

姥姥见状,屡劝无果。

便说:好,你就哭吧。以后就不用上学了,妈妈也不上班了,你就天天在家陪着妈妈吧。

可乐边哭边回应:不不不,我要上学。

我听完姥姥的讲述,想到当时的情境,作为孩儿妈,心里酸酸的.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

可是,姥姥和姥爷没有看到,而我这个妈妈,也不在他的身边。

回到家,可乐像往常一样,吃饭 玩耍 写作业  阅读…我没有立即和可乐谈论此事。

睡觉前,我俩躺下,开始了我们每日的“心灵沟通”。

我问:“可乐,今天你有什么开心,难过的事情吗?

可乐想了一下说,“今天中午学校的菜很好吃,我吃了很多”。

“难过的事?有些迟疑,小声的说:我很想你"。

说完后,可乐紧紧的抱紧了我。

我摸摸可乐的小脑袋,说:谢谢你可乐,愿意和我分享你的事情,你愿意和我多说一些,你在什么时候会想妈妈啊?

“今天早上,我想你了,之前,我在学校时,我也想你了”。说完,可乐又开始抹眼泪。

“可乐,看起来你很难过,当你想我时,很希望我能在你的身边,是吗?”

可乐说:嗯。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妈妈上班时,也会想你。妈妈给你讲一个关于我小时候的故事.好吗?

可乐最喜欢听我们小时候的故事了,于是他赶紧擦干眼泪,点点头,示意我,他已经准备好了。

“妈妈大约也是在上小学时,姥姥带着只有3-4岁的小姨去北京看病,大约有20天。那时,我每天中午回到家时,看不到我的妈妈,我就拿出妈妈的一张照片来,边看边哭着说,妈妈,你快点回来吧,我想你了!”

说到这时,可乐可能联想到他的伤心处,忍不住又抹眼泪,。

我们彼此拥抱着,谁也没有在说话。

第二日清晨,当我还在洗漱时,可乐来到我面前,对我说:妈妈,我想在我的笔盒里放一张你的照片。当我想你时,我可以看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可乐,恭喜你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这个想法,太赞了。”

于是,我们开始挑选照片。

看来,可乐很在意这件事情。还好,我没有忽略他的感受,不然,我很担心以后,他有伤心难过之事时,不愿意和我沟通了。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有情绪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尝试去猜一下(不要枉加自己的主观想法),但重要的是我们家长要通过聆听、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去承认他的想法。告诉他,大人也会有同样类似的感受和行为,(一定要真实的)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的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

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同理心”。

有的时候,当父母帮孩子说出内心感受时,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问题其实就已经得到了解决。如果觉得,此类事情还会再次发生,那么也可以也尝试着引导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他的努力,并协同帮助。

在姥姥、姥爷和可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可乐会一直低头不语,是因为,老人们一直在否定可乐的情绪,“怎么会想呢,”“你是小学生”“你是男子汉”“会被嘲笑”。最后还使出了一招杀手锏:恐吓。试图用这种“扑火”的方式,告诉孩子,负面情绪是不对的。

当我们给予孩子时间和同情,理解他们,我们是在向孩子传达一个完全不同的信息:你对我很重要,我希望能明白你的感受。这个重要的信息背后是一种保证: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同时相信你,一旦你平静下来,你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曾经感到伤心,愤怒,害怕,困惑或者痛苦,我们也会哭泣。在这样情绪激动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聆听和理解更让人觉得安慰的了。

对我们成年人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更何况“哭”是他们的本能反应,他们的情绪表达就是符合他们当时的感受。无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 我们都应该让孩子知道,这样的感情是正常的,自然的。通过承认孩子的这种矛盾情感,并表达出来,可以减少孩子的内疚和焦虑

孩子说:妈妈我想你,父母怎么回很重要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你时,父母要与孩子怎么沟通呢?

01|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当孩子表达出负面的消极的情绪时,如果我们一味的扑火,其实毫无帮助,反而会将加剧他的情绪。这时我们给予最大的帮助,就是告诉他:我很理解你的感受。

“你看上去很伤心”

“听起来你很愤怒”

“看起来你好像很讨厌这件事情”

02|理解并产生共鸣

当仔细观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时,同理心表达后,给予孩子共鸣。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懂得,原来这种情绪是正常的。

你知道吗,妈妈曾经也有过这种类似的感受。小时候....

03 | 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下一次可以怎样解决

当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时,不要立刻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们会鼓励孩子自己先试试如何解决,那么孩子就在学习如何克服自己人生困难的方法。

你愿意现在想想,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曾经遇到一位青春期的父母,他们向我倾诉到,孩子越来越"嫌弃"他们了。

原先天天喊得:妈妈,现在变为“妈”

之前嘴里常说的“爸爸”,现在变为“唉”

回到家,就是把门一关,你不知道他每天在想什么,经历了什么?

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终会经历“青春期”,但并不代表每个家庭都会遇到此类“难题”。你信不信“父母”这一学科,是我们必须要“合格”的一门功课。

那就先从读懂孩子的内心开始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MBTI测试心理效应依赖型人格负面情绪抑郁症焦虑症智商回避型人格心理咨询师情商产后抑郁症控制情绪心理学家边缘性人格障碍职业价值观社交恐惧原生家庭倾诉智商测试恋母情结九型人格冥想易怒症绿帽情节自闭症桃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