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作者:吕嘉惠 2020-10-13 15:10:28 成长心理

在这两年多的时光里,他与妈妈分离,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是:这个世界很恐怖,一不小心就会死掉。他的内心非常焦虑。同时,当他开心地与其他孩子玩的时候,他随时会被奶奶打断,提醒他细菌、传染病会通过人群传染给自己。我们并不清楚这个状况有多严重,但可以想象,孩子逐渐形成对世界的焦虑和恐惧,完全没有安全感,也不能很自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当他进幼儿园的时候,他接受了母亲所说的信息,即幼儿园很有趣,这个部分会唤起每个孩子内在的本能——玩,没有顾忌、肆无忌惮地玩。玩,代表着个体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与热情。在被成人的焦虑、压力淹没之前,玩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

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我们并不清楚奶奶对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是可以知道,在母亲为他做入学准备时,孩子对玩耍与朋友的渴望很强烈,而这种渴望是依附在母亲的陪伴之下的(因为母亲陪着他去看幼儿园的环境,跟他一起读绘本等),但孩子的内在又会有极深的冲突。

当他真的踏进幼儿园的时候,他需要一个人面对充满细菌的环境、充满细菌的朋友、充满细菌的厕所。即便他相信母亲的话,但也无法降低奶奶对他造成的影响。而他几乎没有可能去诉说他内在这些巨大的冲突,抓生殖器可能是在憋尿,也可能是在安抚自己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承受的情绪。

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对孩子所经历的事情,我形成了一个简单评估:在与奶奶生活的那两年里,孩子形成了一种与细菌共存的秩序。

依附能力:依附奶奶来面对细菌的威胁。情绪能力:接受细菌带来的焦虑,依附奶奶提供的方法安顿自己。人际能力:依附奶奶的指导考量人际互动,过度焦虑。资源使用(求助)能力:洗手,承受能力遭到挑战,无法理解自己。人生哲学:细菌无法掌控时,自己可能会死掉,进而产生人生恐怖、无法掌控的想法。

然而对孩子来说,回到父母的家并进入幼儿园,这经历了非常大的环境差异与内在需求的冲击。原本的秩序——细菌=死掉——是非常重要的行为指标,现在却完全不适用了。

依附能力:孩子的依附能力在承受力方面受到挑战:依附对象从奶奶变成母亲和老师;依附环境从奶奶家变成父母家和幼儿园;需要从害怕细菌感染变成想玩的欲望。

情绪能力:情绪能力受到超过自己能力可以承受程度的挑战。以上这些重大的变化或许能安抚孩子内心的焦虑,但依附对象的不稳定、需求变化遭到的冲击所产生的情绪远远超过了孩子安顿自己的能力。或许源自幼儿探索身体的自然发展,或许源自孩子体验到触摸生殖器可以安抚自己的内心,或许源自在新环境上厕所的恐惧,他想通过触摸生殖器来试着掌控自己。无论是洗手、抚触生殖器或是远离朋友、拒绝安抚,他都在尽力用之前与奶奶相处得来的方法照顾自己。

人际能力:焦虑度爆表,目前无法评估。

资源使用(求助)能力:受到超过能力范围的挑战,因为没有能力理解自己,所以非常需要成人依附对象的协助,需要有人照顾他内在的需求,了解他、帮助他。

人生哲学:目前的经历会让他产生人生好恐怖、太多事情无法掌握的想法。

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在与老师和孩子的母亲见面时,我又向他们核实了一些信息。对于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老师说确实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时绝对不会靠近厕所,跟同学互动一下就得跑去洗手,洗完手就不会再加入游戏,多半就是一个人在角落抚摸生殖器。这个时候如果老师靠近,孩子就会很紧张,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拥抱和安抚,更不愿意让老师抱着坐在腿上念故事。

然而,孩子的这些状况在家里都没有表现出来。母亲观察到孩子离开学校后会闹一阵脾气,常常无来由地哭闹、摔玩具,只要不顺他的心,他就会大吼大叫。母亲说:“我没想那么多,我听过演讲、看过书,说孩子离开母亲太久,再见到母亲时会把这期间的情绪发泄出来,因为他已经很努力地安抚自己了。”

她以为孩子都是这样,所以她会耐着性子逗孩子、抱孩子、陪孩子玩,孩子的情绪因此被安抚下来。现在她明白,她不在孩子身边的那段时间,孩子不止要安抚自己的情绪,还要安抚细菌会让他死掉的恐惧,以及对抗无法放松玩耍的压力。老师与父母明白了这些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帮助孩子解决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1)重建孩子的依附秩序与能力。让观念相同的人用一致的方法长期陪伴孩子。

6个月内尽量保证主要照顾者是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不要托奶奶单独照顾。有人建议,是否可以跟奶奶沟通她的洁癖对孩子的影响。我的看法是暂时不用去跟奶奶说,因为有洁癖的人是无法理解、也无法立刻改变的,奶奶的压力会转嫁成孩子的压力。最常见的情况是,父母期望奶奶改变,然后还是把孩子托给奶奶照顾。

这样的做法通常会让他们产生不信任感,也会使奶奶的压力转到与孩子的互动当中,使得关系更为紧张。幼儿园园长可以跟所有可能与这个孩子接触的老师说明状况,并告知他们要形成共识,让他们用一致的方法陪伴这个孩子。

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2)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复健与疗愈的目标是让孩子尊重自己的感觉、恢复掌控感与安全感,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扩大他的涵容能力。

如何具体地处理孩子根深蒂固的想法呢?母亲问可不可以让老师安排野外活动或是打扫厕所的活动,带孩子去玩或是接触他认为脏的东西,让他不要那么介意“脏”这件事呢?显然,妈妈是想要用简单直接的方法让孩子习惯“脏”。我嘱咐孩子的母亲和老师千万不要这样做。在孩子对细菌的阴影尚未消解之前,强迫他去接受他无法接受的环境会让他感到这个世界是自己完全无法掌控的。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尽可能地遵循他的渴望和同学玩,在受不了内在焦虑时,他会去洗手,然后在角落借抚触生殖器官安抚自己。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已经很尽力地用他所知道的方法在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他能够用他的方法涵容他自己。假如母亲和老师用简单直接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会伤害到孩子,会忽略他的努力,剥夺了他安抚自己的方法,粗暴地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施加超过他能力范围的焦虑与压力。

复健与疗愈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感觉,恢复掌控感与安全感;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扩大孩子的涵容能力,而不是用过度简化的做法给他造成更大的压力和焦虑。

因为当我们急着去改变他时,即便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屈服在我们的期望之下,表现出符合大家期待的行为模式,但孩子曾经体验到的创伤——奶奶无视他内在玩的需求,母亲或老师联手无视他已经付出的努力——都会让孩子关闭自己的心,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人愿意了解他内在的痛苦,每个人只希望他活成他们想要看见的样子。我们试想一下,一个3岁的孩子此时所经历的压力有多大、多难受。

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在我解释完这些后,我跟他们商量了一个做法:认同孩子在教养中所经历的所有事,然后一点一点地去扩充他的涵容度。

依附能力:以稳定的陪伴、接纳、理解来达成。比如当老师观察到孩子开始焦虑要去洗手的时候,可以陪他一起去。

情绪能力:以理解情绪、创造联结来达成。老师可以在陪伴孩子洗手的过程中代他们说出他内在的感受,“有时候我们在跟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时,会突然想到自己的手脏脏的,那是很正常的”。我们替他说出他内在的情绪,让孩子体会到你理解他,他并不孤单。

人际能力:以尊重他的人际互动方式来达成。洗完手后,老师可以陪着孩子坐在角落,不要碰触他的身体,念故事给他听——孩子需要安抚,但他的身体无法接受更多的靠近。老师可以陪伴孩子转移他的注意力,舒缓他的情绪,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放松的时候,将书或玩具放到他面前,让他依照自己的速度去接触这些东西,同时允许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洗手。

资源使用(求助)能力:以建构孩子信任的依附关系来达成。在这种互动下长大的孩子,当情绪超过他的承受能力时,会向老师和父母寻求安慰。

人生哲学:通过依附关系重建、新的知识与个人的经验来验证新的人生哲学。

被疼爱的小男孩,为什么一到幼儿园就焦虑?

幼儿园里确实会出现孩子轮流生病、请假的情况,这是孩子以前被奶奶照顾时不会看到的情景,他以前听到的都是生病会死的例子。老师可以将同学生病、请假、病好后回来上课的情景说给他听,去修复和缓解他对死亡的焦虑。在他3岁这个年纪时,我们做好这些事情就可以了。等到他4~5岁时,他心中就会累积下足够多的生活经验,如手脏了洗就好,生病了休养就好,那时候我们再帮他把这些经验意识化,教他知晓关于细菌的知识,帮助他改变原先的认知。

我们可以总结下帮助这个孩子修复人格脊椎的重点。

依附能力上,就是建立健康的依附关系,并运用知识建构支撑他尚在塑造的自我认知。情绪能力上,就是维持他情绪当中能够安抚自己的方法,并拓展其他方法。人际能力上,就是教他逐步学习人际互动的方法,明白自己不是怪胎、不是娘娘腔、不是洁癖,只是需要被了解。资源使用(求助)能力上,就是教他学会运用好的资源,比如可以找老师与父母帮忙,知道这个世界没有那么恐怖。人生哲学上,就是帮助他从认为“世界是恐怖的”慢慢转变成“世界是安全的”,使他认识到他一直被理解和被人帮助着。

需要强调的是,尊重他的感觉,维持他的掌控感与安全感是最重要的事。我们需要去改变的是他的“感觉”,而感觉需要被体验,不像知识可以被灌输。你只是告诉他“你不要害怕细菌,你不会死”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已经体验了两年的恐惧了。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被父母支撑着、父母被老师支撑着、老师被专业人员支撑着。老师有专业人员支撑而能涵容父母的焦虑,不给父母添加焦虑;父母被老师支撑着,能涵容自己的情绪,不给孩子添加焦虑。这样我们才能给孩子一个有养分的空间,协助孩子自由发展,从而去掉那些阻拦他发展的压力,孩子就会自然成长。在这样的支持下,孩子触摸生殖器官的行为会还原出本该呈现的自然样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咨询师恐惧症绿帽情结依赖型人格障碍爱丁堡智商测试霍格沃茨负面情绪女人心理存在主义外貌焦虑心理恐惧症孤独症无性婚姻树洞俄狄浦斯情结智商情绪管理冥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强迫症源码社会心理学情商测试爱情挽回抑郁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