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心理学小组
作者:孙平 2020-11-02 17:00:57 心理百科

呆了几年的,心爱的自体心理学督导小组,现在已经完全转到线上。哪怕完全地online,你也感到它是属于你的,一个精神的家。再次在ZOOM上看到我的伙伴,让我回想起了很多很多曾经我们还可以围坐在老者的办公室里,彼此畅谈,离别亲吻脸颊和拥抱的日子。

所以,把曾经在小组中发出的感叹和体验到的能量,整理一下,用以自勉。我们都要内化足够多的,充满善意的自体客体,才可以度过灾难,不是吗?

一、"很low的一个组"

这可能是洛杉矶最好的一个自体心理学小组,你也可以把它称为“新自体”小组——两位组织者一个被科胡特本人督导了6年,另一个被科胡特分析了7年半。他们都发展,甚至更新迭代了科胡特的古典自体心理学。

两位老者都已经接近九十岁了,你可以说,他们思维比较缓慢,而且反应不及我们这些年轻人。

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作为自体心理学家,无论后来把自己称为什么:关系自体心理学,主体间精神分析,新自体...

这些都仅只是名相,关键他们最重要的,是工作过程特点,而非具体内容。这个特点就是贴近体验(experience-near)——永远都让平实的体验、日常的语言占据在case 研讨的中心。

有可能,直到最后十分钟,他们才会把我们停留、体验、沉浸得足够久的case,试着带入任何一个在此时此刻,即时浮现出来的理论。

我记得刚来这个小组,我会觉得好像这里比较low——穿不透来访者嘛,理论浅了嘛,不高级,来之前听说是大牛,但显得不牛嘛。

呆了一段时间后,你才发现——那种趴在来访者主观体验世界里一步不离,一招不跃的咨询节奏感,很快就出来了。

于是我明白——要让理论和套路来找你,而你只需要腾空自己,为了这“懂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另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稍微放空一下自己,让自己low 一点。

庄子说,每下愈况。你能低下来多少,你就有多深而已。

you don't know how much I miss this office, these lovely furnitures.

不是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心理学小组

二、“别让套路代替了人”

今天的督导小组花了1小时20分钟左右谈论一个很有意思的case,然后再次在最后十分钟,我们为这个case找到了一个比较能够解释的理论,这次浮现出来的理论是克莱茵-科恩伯格的原始分裂观。

用这个观点来理解这个具体的case,比较贴切到位。

但其实,这是一个由山鸡知名自体-主体间心理学家组建的一个督导小组。

我事后想一想,科胡特要是知道咱们这些后人,拿着曾经跟他作对的克莱茵-科恩伯格的理论分析来访者,他会怎么想。

我个人觉得他完全不会怎么多想。

科胡特在心理学理论层面上有很多主张,但他最革命性创造却是方法。强调过程,切近人的生活体验,从外部把人当物体去观察,转向从来访者的主观内部观察。

而这个方法,它可以开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我们根据自己对来访者的共情沉浸,浸泡于他们的主观世界之中——这是第一步。

然后再任即时浮现出来的理论,去更深一点点地,就那么一点点地,去收拢我们对来访的理解——这是第二步,而且这一步可有,亦可无。

因此,真正的自体心理学家,不把任何理论看得比来访者本人的经验重要——我们要逆反“从外向内”,即——用来访者的“内在”经验,去套自己在“外面”所学理论的老路。

美国平均每年,不知道要创造多少种心理疗法。每种疗法内部,平均每年,不知道又有多少个新的病理学-干预模型在诞生。

我们都要了解甚至学习,这是职业态度。但在活生生的人面前,它们全都要靠后,靠得很后很后。

自由联想、正念、行为分析、觉察、接纳、共情、聚焦、呼吸,在具体的人就位以前,纯为套路。

套路太深,就见不到人。你若见到人,套路就成为路。

通向很多未知的地方。

三、“平,新年快乐”

2019年最后一次自体-主体间临床研讨结束,组员们一一拥抱,彼此祝福对方新年快乐,然后我们一一拥抱带领我们的老者。他们一位87岁,一位93岁(当时病毒还未来,我们还可以拥抱,多么怀念......)。

我们这个小组,已经完全不再拘泥于科胡特的理论和他的实践体系,我们有些session甚至完全想不到科胡特,而是在探讨克莱茵和其他理论家。

当我们拥抱告别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祝福对方“新年好”,没有一个人说“圣诞快乐”,虽然圣诞节对大部分人而言更重要,而且近在眼前。

没有人会告诉你这是什么原因,但是我们心里都知道: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信仰如何—你们都要或多或少地庆祝新年。但若你是犹太教徒,抑或佛教徒、又或者穆斯林,那么你是不会对另一个人说圣诞快乐的。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这就是我把这里视为家的原因。我们因为共同的热爱和追寻聚到一起,我们试图深入理解我们的来访,但我们始终尊重、理解、和保护彼此的多样性。

我不会把我的节日想当然地与你庆祝,同样的我们也不会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思虑和假设,轻易地往来访者身上套。

当一个氛围它尊重人,不把强势的主流叙事想当然,你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你会感觉在此中,你是一个完整的人。一点不多,一点不少。于是感恩。

四、“平,这段时间,你的case有优先性”

一月底,国内爆发疫情,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危机干预历程。

今天,迟到二十分钟,来到小组。大家合圆。所有人都看着我。还没有人报案例。我很好奇,问为什么这么久了都没有报case。一位同事告诉我:我们在等你报,你上次报了中国疫区危机干预的case,我们不知道你这次是不是还要跟进。平,这段时间你的case在我们这里有优先性....

以前我会暗地里(当然只是暗地里),嘲笑和讽刺小组里面这些宣扬普世和平等精神的白左,今天我真的觉得,我们需要一些作为人的优雅和正直,以及对人类同类真诚的悲悯。不因你的国度、文化和皮肤。

只因人同此心。

这幅图,是我办公室门口的军人墓地,很让人感到宁静的地方。你仔细看,会发现上面大多数彼时二十几岁的美国孩子,阵亡于七十多年前,和我的祖国并肩作战的太平洋战场。

在灾难面前,我们要有基于爱的仁慈;我的小组伙伴,还有这些在静谧中安睡的彼时的年轻人,也告诉我,在大难之下,也要基于对人类同伴的爱,而保有基本的,正直与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九型人格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试九型人格绿帽反社会人格叛逆职场心理智商测试双向情感障碍爱丁堡俄狄浦斯情结强迫症自卑爱情挽回治疗师源码情绪管理易怒症思维反刍弗洛伊德心理恐惧症正念智商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