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属于抑郁吗(自残属于抑郁吗?)
作者:易读心理 2023-10-19 15:12:00 心理百科

自残属于抑郁吗(自残属于抑郁吗?)

自残是指自己对自己身体进行伤害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切割、烧伤、撞击等。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而且往往伴随着抑郁症状。那么,自残是否属于抑郁症状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1. 自残的定义

自残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身体进行伤害的行为,就像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用小刀割破自己的手指,看到血液滴落的那种感觉。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心理上的压抑和痛苦,希望通过身体上的痛感来缓解心理上的痛苦。自残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切割、烧伤、撞击等。

2. 抑郁症状的定义

抑郁,就像是天空中永远阴沉着,让人透不过气来。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无助等等。这些感觉可能会像一片乌云一样,久久不散,甚至越来越重。抑郁会让人们感到无力、无助,甚至想要放弃。

3. 自残与抑郁的关系

自残往往是抑郁症状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相似。抑郁症状会导致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下降等负面情绪,而自残则是一种缓解这种负面情绪的方式。自残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4. 自残和自杀的区别

虽然自残和自杀都是对自己身体进行伤害的行为,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自残往往是一种缓解负面情绪的方式,而自杀则是一种终止生命的行为。自残和自杀的动机和目的是不同的。

5. 自残是否属于抑郁症状

自残跟抑郁有点像是纠缠在一起的两只小恶魔,它们有时候会让人心情阴郁、情绪低落,甚至想要伤害自己。但是,自残是一种行为,而抑郁症状则是一种心理障碍,自残跟抑郁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它们之间并不完全等同。

6. 自残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关系

除了抑郁症状之外,自残还和其他心理障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焦虑症状、人格障碍、自闭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个体出现自残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自残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患有上述所有心理疾病,而是可能与之相关的一种行为表现。

7. 自残的治疗方法

对于自残行为,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要找到自残的原因和动机,帮助个体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个体缓解抑郁症状和其他心理障碍。要加强社会支持,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得到帮助和支持,让自己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8. 自残的预防

除了治疗之外,我们还应该采取措施预防自残行为的发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持积极心态,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和情感压力,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避免独自承受过多压力并且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要加强社会支持,让个体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要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就医,让专业人士帮助分析问题,解决困惑和情感压力。

记住,自残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负面影响。预防自残需要你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独自承受负面情绪和压力,要学会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找到自己的方式来预防自残的发生。

10. 参考文献

1. Hawton K, Saunders KE, O'Connor RC. Self-harm and suicide in adolescents. Lancet. 2012;379(9834):2373-2382.

2. Klonsky ED, Muehlenkamp JJ. Self-injury: a research review for the practitioner. J Clin Psychol. 2007;63(11):1045-1056.

3. Nock MK, Joiner TE Jr, Gordon KH, Lloyd-Richardson E, Prinstein MJ.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adolescents: diagnostic correlates and relation to suicide attempts. Psychiatry Res. 2006;144(1):65-72.

4. Plener PL, Schumacher TS, Munz LM, Groschwitz RC.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deliberate self-har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orderline Personal Disord Emot Dysregul. 2015;2:2.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6. Klonsky ED. The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injury: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Clin Psychol Rev. 2007;27(2):226-239.

7. Favazza AR. Bodies under siege: self-mutilation and body modification in culture and psychiatry. 2nd ed.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8. Linehan MM.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1993.

9. Walsh BW. Treating self-injury: a practical guide.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2006.

10. Whitlock J, Muehlenkamp J, Eckenrode J, Purington A, Abrams GB, Barreira P, et al.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 a gateway to suicide in young adults. J Adolesc Health. 2013;52(4):486-492.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测评智力悲观主义心理医生霍格沃茨心理咨询师情绪管理社交恐惧症反社会人格咨询师PUA绿帽存在主义情商心理学家控制情绪心理治疗抑郁症测试桃花运叛逆期自卑心理弗洛伊德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