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心理师是不是专业的心理专家
作者:小马姐 2020-06-28 19:31:51 心理百科

这几年,随着心理科普的普及,大众,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大众对心理咨询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是,仍然有非常多的人排斥心理咨询,甚至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求卦算卜和高级陪聊。

很多人对于心理咨询产生强烈的排斥大抵出于两个原因:认为自己不需要心理援助,或不认为咨询师有能力帮到自己。

近年来,心理学遍地开花,大众对心理咨询也有了客观、正确的认知。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关系之中,而心理咨询能够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美好。但第二个原因,即“对咨询师是否有能力帮到自己”存在的疑虑却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高了。或者可以说,一些不靠谱的咨询师,更加重了万千网友的疑虑:

是不是心理师都是不正常的?

自己伤痕累累地求助于一个本身就不正常的咨询师,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如何鉴别身边的心理师是不是靠谱的人?

如何分清身边的心理师是高手还是神经病?

如何鉴别心理师是不是专业的心理专家

心理学家赵旭东、施琪嘉主编的《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中德班2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成长和个案实战经验》中,25位心理专家首次公开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这些心理大咖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治疗中心,平均从事这一行业长达20多年,问诊、帮助了千千万万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从他们的自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专业靠谱的心理师有着怎样的素质。反之,不靠谱的心理师有着怎样的面具,我们也可以一览无余了。

(1)你的咨询师是不是“变态窥视狂”?

张海音在书中说,成为心理咨询师,要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内心、情感、幻想和思维有丰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首先,咨询师应该对这个行业存有好奇心,否则这个职业很难坚持;有好奇心,这个职业才不会枯燥,既不会自虐,也不会对服务他人的心灵产生厌倦。但是,好奇心应该有所节制。如果咨询师一味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能会导致来访者过早或过多进行痛苦的暴露,会给来访者带来不必要承受的痛苦。

也就是说,一个高素质的咨询师,应该是对这个行业有着崇高热情的人。而咨询师的好奇心,应该是为了帮助他人更好地自我觉察和理解,而不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关注的是你本身的问题和情绪,他的好奇建立在探索你问题的原因上,而不是其他与问题不相关的私生活上。

如果你的咨询师对你的私事存有过大的好奇心,总是揪着你的私密事一味往里钻,而无视你的感受和情绪,那你要慎重了。低质量的咨询师要么对这个职业没有任何兴趣,只是为了赚钱快或谋生,要么就是借职业之便窥视他人的阴暗面,满足自己的变态需求,最终会害人害己。

(2)你的咨询师是否能准确鉴别问题?

有些家长完全“照书本养”孩子,套用书中所说的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和标准,来衡量自己孩子的发展。比如,一个3岁孩子看到小朋友的橡皮很漂亮,就偷偷拿回家,身为家长的你觉得偷窃行为很严重,便前去咨询所谓的专业咨询师。咨询师听了你的问题后说,啊,偷窃行为很严重,这种反社会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他的社交和心理,长时间下去,孩子可能被孤立。一番听似专业的分析把你吓的屁滚尿流。

而真正专业的咨询师,对于个体发展什么阶段有什么特点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能够鉴别出你家孩子的问题是正常还是异常行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专家杜亚松在书中提到,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一样,行为发展的意义也不同。

按照杜亚松的分析,3岁的孩子把喜欢的东西偷拿回家,这很正常,因为孩子的意识还没有分化,不清楚所有权,也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但是,如果6岁的孩子把喜欢的东西拿回家,那就有问题了。因为6岁的孩子,意识已经分化,也清楚了所有权,自己清楚自己的行为不当却还要去干。这就是区别。

看吧,如果一个咨询师连基本的发展心理学常识都不懂,只是参加了几个培训班就跑来做咨询,不是害人是什么。

(3)你的咨询师是否过于好为人师?

当你的孩子在学校犯错时,老师可能会把你请到办公室,你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接受老师的批评,而你在为孩子的事情苦恼时,还要对“我这个家长做得不到位”产生愧疚。而当你带着孩子寻求家庭治疗时,你的家庭治疗师可能会说:“因为你们父母没做好,所以孩子才出问题。”你被放在审判台上,急于为自己辩解。而所谓的咨询师,看到你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在自己面前抬不起头,于是便悠然心喜,觉得自己倍儿专业。

对“一个孩子有了问题,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父母有问题”这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家庭治疗师刘丹十分怀疑。她认为,孩子的成长来自于家庭的努力,孩子出现问题虽然与家庭状况和父母的态度有关,但我们不应归罪于父母,而好的咨询师也不会把心理咨询搞成“父母批评大会”或“父母改造大会”。真正的家庭治疗师,会调动家庭所有人,一起利用资源解决孩子的问题。

当你带着家庭的问题求助于某咨询师时,如果他高高在上地对你的行为、缺点轮番轰炸,让你觉得“现在这样,都是我的错”,那你最好趁早结束这样的咨询。

(4)你的咨询师能不能看见自己、看见你?

很多不靠谱的咨询师,急于在第一次咨询中表现自己的专业性,于是会见缝插针地拽专业术语、人生哲理、犀利观点,好让你不明觉厉、五体投地。这样,你就可以爽快地掏钱,甚至一下就约个十几二十回的咨询。这是不靠谱咨询的典型表现。

一个咨询师是否有真材实料,很难通过一两次接触就发现。但是,我们可以从接触中尽早鉴别他是否有谦卑心——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既看得见自己,也看得见来访者的人。

张天布在书中提到一个个案,该病人在咨询中说自己最近在学佛学,并跟张天布深入地聊“住相”等词汇。张天布很谦卑地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住相”,开始读《金刚经》,请教了很多学佛的人士。通过这个案例,他写了一篇关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阻抗和佛家修行中的住相的文章。

张天布对来访者保持着谦卑心,愿意为了拉近与来访者的距离、帮助来访者而改变自己,更愿意真实地呈现自己。这才是专业咨询师应有的模样。

邹政说:“很多人常常想要扮演一个咨询师的角色而不自觉地伪装自己。事实上,……来访者希望通过你的真实存在照见他自己的存在,如果咨询师本身伪装得自己都要消失了,来访者就无法从你的眼睛里看见他自己。”

做一个真实的人比做一个伪装的人需要更好的自我功能。所以,当你带着“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何处”等问题跑去求助咨询师时,你先要搞清楚你找的这位大神是否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来自哪里、自己要去何处,免得稀里糊涂地被带到沟里。

的确,心理咨询的水很深,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良莠不齐。如果能遇到《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中这样专业的助人者,会是我们的幸运。但是,面对四海八荒的万千伤痛,良师毕竟是少的。所以,我们更应该修炼自身,对于浅层次的心理问题有敏锐的鉴别,让自己不那么“傻、呆、好骗”。毕竟,面对“见过世面”的来访者,功力再深的大忽悠也要夹夹尾巴了。

三观要正。一个好的咨询师三观要正。正如赵旭东所说,心理咨询师既要有自我意识,又要有价值立场。正所谓正人者先正己,助人者先自助。好的心理咨询师清楚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更清楚自己对于好坏对错的看法会影响到前来求助的人。

心理咨询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如果你的咨询师只是侃侃而谈、纸上谈兵,却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一定要避而远之。

做心理治疗不是“包您满意”。如果咨询师一直对你很好,你在治疗中发展不出负性情绪,尤其是对咨询师的负性情绪,那你的创伤很难得到治愈。

心理咨询师的灵魂要有趣。一个好的咨询师必定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他的生活具有清晰的界限:工作起来专业,生活起来撒欢。心理咨询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而如果一个咨询师的灵魂是枯燥的,只爱咨询不爱生活,没有任何个人兴趣,那他是帮不到你的。

不要过分纠结咨询师的技术和疗法。虽然当下的咨询师大多专攻某种技术,比如精神分析或家庭治疗,但施琪嘉认为,这些技术流派的根都是一样的,其核心都是关系、宣泄、暴露和情景再现。所以,如果咨询师能够给你提供积极的关注、接纳和倾听,让你在其中获得自我觉察和成长,那就是好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会有伤和痛。咨询师不是完人,也生活在关系中,也会受伤。正如李孟潮所说,我们都有伤口。他甚至说,除了妇科病,其他病都怀疑过自己也有。但好的咨询师可以因病成为专家,这样的人才是能真正为我们疗伤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都要独立寻找人生的意义。即便是真正的心理咨询高手,也只是给你做见证和陪伴,作为你行走的拐杖。但是,正因为生活这条道路不好走,我们才需要这样一群人陪我们度过无尽的黑暗和绝望,不是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EPDS智力测试心理效应情商测试心理学自卑抑郁症测试心理测评边缘性人格障碍哈利波特心理医生叛逆思维反刍倾诉容貌焦虑恋母情结源码心理治疗依赖型人格绿帽癖焦虑弗洛伊德爱情挽回MBTI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