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什么样的心理疗法更适合中国人
作者:朱建军 2020-07-28 18:04:41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是一个跟文化密切联系的学科。这句话看起来容易,但却是我在咨询过程中切实的感受。不同的疗法实际上跟这种疗法的所在文化有关,疗法创始人的文化氛围跟疗法的应用有着很强的关系。心理学有一个主流幻想,就是希望有一种普世于全人类的心理学,但这种幻想只能存在于基本的心理活动中,一旦涉及情绪情感、动机、思维、语言、人格、社会行为这些层面,就不可能有全人类普世的内容,因为各个民族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各民族自身的特点。

心理治疗涉及人类特别复杂的心理,包括思维、情感、人格转变等,如果我们试图忽视不同文化的特点,这肯定行不通。现代的中国人有很多阿Q精神,而美国人有很多阿甘精神,他们有勇敢尝试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但从民族整体来说,他们不太喜欢思考深刻的哲学。美国哲学是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一特点特别符合我对美国的印象——在看美国警匪电影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片子里遇到危险的人都不动脑子思考,但他们跑得很快,力气很大,有很强的体魄。

美国人非常喜欢实用的东西,最早在美国本土诞生的治疗方法是行为主义,即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像开车一样,踩刹车就停,踩油门就走。他们很少关心行为里有什么内在机制。这种方法应用在来访者身上就是特别简单的系统脱敏、强化等行为技术。

这些技术不太适用于中国人,因为中国来访者都很喜欢动脑子。如果我告诉来访者恐怖没关系,只需要到大街上做脱敏治疗就会好,也许这种方法有一定疗效,但这些来访者一定会产生一种想法:我自己也可以去大街上,为什么要你带我去呢?我完全可以自己回家做。当然,他们自己不会回家做,所以这种疗法的效果还是不怎么样。

朱建军:什么样的心理疗法更适合中国人

美国出现的第二个治疗方法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方法,治疗理念跟行为主义不同,操作简单,但想要做好却不容易。人本主义疗法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就是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这种方法当然也有用,但用在中国人身上会比较麻烦。

现在的人比以前的人接受了更多的教育,使人本主义疗法的使用更加麻烦。在以前,来访者来做咨询,治疗师可能什么都不用说,只是表达鼓励和支持,来访者就会觉得很舒服。渐渐地,我们会发现对来访者只是表达鼓励和支持还不够,时间长了,他们会找不到方向,然后也会不耐烦。

1986年的时候,我读了很多关于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的书,这个方法很好用,效果也不错,同时我也经常用催眠和精神分析疗法。NLP治疗在美国很火,特别是其中的教练技术,这种操作简单的技术符合美国人的心态——只要使用就有效果,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但这个技术在中国却不是最适合的疗法。

我特别喜欢精神分析疗法,它很深邃,但在以前,来访者不可能每周都来做咨询,尽管收费不高,但长期的治疗也会让很多人负担不起。森田疗法在日本非常好用,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在焦虑中忍受痛苦。我发现中国人没日本人那么能忍——很多日本人受过忍者训练,所以森田疗法在中国的效果就不够好。

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适合中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讲究理性主义,美国人讲究实用主义,而中国人讲究悟性,那么,悟性可以借助什么来启发呢?那就是意象。中国人善于进行形象思考,我们的文字就是一种象形文字,我们的诗歌里充满了象征。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把中国的这个文化特点应用到心理咨询中。我试着把各方面学习的东西整合起来,发展出一套最好的应用意象来做心理咨询的技术。

我在精神分析中学会了释梦技术;在催眠中学会了如何引导人进入催眠状态和浅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很容易看到意象;我又设法改进NLP技术,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我受到了儒释道文化的启发,意识到密宗的观想其实是一种意象,道教的存想也是一种意象。意象在每个派别里都有自己的解释,解释都带有宗教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实际上都是意象心理治疗。

比如,民间的巫术也是某种从意象出发的治疗,也可以被看成某种暗示。一个孩子癔症发作,经常跟父母打闹,父母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请来一个巫师。巫师说他被黄鼠狼缠住了,然后用火烤或针扎等方式把黄鼠狼赶跑,孩子就没事了。实际上,黄鼠狼就是某种意象,这个孩子可能是跟父母之间有某种冲突,但无法反抗父母,于是就把这种反抗压抑在心中,而黄鼠狼的特点是爱闹和调皮捣蛋,这就是他心中的心理意象。我们完全不需要相信或使用传统巫师那一套迷信的东西,而是可以把这种症状作为心理象征来看。

我把理论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发展出一个新的疗法。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在心理治疗中使用这种疗法,随后的10年间,随着我的坚持应用和普及,这个疗法慢慢成熟。1999年,我自己开始带意象治疗小组;2001年,我在北京林业大学做意象对话治疗的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意象对话。如果意象对话治疗是个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已经18岁了,可以上大学了。现在很多人都学过意象对话,而且使用过意象对话治疗的人也已数以千计。

随着做的心理治疗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我并不是说外国人不能用意象对话疗法,他们使用这个疗法也会有效果,但使用效果不如中国人好。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我尝试并实践了新的疗法——回归疗法,这也是非常有文化特色的治疗方法。

我觉得回归疗法的创始人是陶渊明,他把回归疗法应用于生活实践,当然还包括苏东坡和王阳明等,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心理疗法这种说法。回归疗法有特别鲜明的文化特色,基本理念是无我观,整个治疗过程就是教我们怎样回归初心,回归到赤子之心的层面。回归疗法所强调的个体品质完全是儒、释、道所提倡的个体品质。

所以说,回归疗法的特点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无缝契合,这也是中国文化特别有意思的特点,就是能将很多东西融合到一起,融合率不可思议。比如,佛教来源于印度,最初传来国内的时候,它跟我们本土文化的差距看起来很大,但后来我们居然把它融入自己的环境里了,还可以跟中国文化无缝对接。这种文化观念跟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有特别大的区别。西方文明是越分越细,完全背离了融合,比如基督教有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很难融合在一起。中国文化是一种融合;西方文化是一种分离。即便我们东方文化有分离,最后追求的还是一种融合——我们不拒绝分离,因为我们知道最后殊途同归的点在哪里,而不是站在分岔的岔路上。

所以,我在回归疗法中发现这些东西可以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这些方法实际上非常东方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所失的“马”是小时候没好好学习英语。中学的时候脑子犯轴,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学习一门语言没有用;与其花时间去学一门语言,不如花时间来写本书,书写好了,自然就有人翻译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当时的想法真傻。研究生毕业后,同学们都选择出国留学,但我没有,我选择研究中国人。虽然没能出过深造,但我能够更专心地去研究、体会和实践中国心理学,而且我更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古代心理学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跟自己的个人成长息息相关。虽然西方有些流派也强调这个理念,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此更加重视。对我而言,这并不只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差异:成长的目标是什么?关于这一点,东西方所追求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东方儒、释、道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实际上都是重视生活哲学、人生哲学和心性哲学的研究,而不是努力在自然哲学上有所成就。由此可见,中国人更注重对心的探索。

从宗教方面来看,西方人认为人不可能成为神,所以只需要信奉上帝,把自己交给上帝就好。但东方人却正好相反,无论是佛教还是道家,修行的终极目标都是天人合一,甚至超越天地。目标不同,做法也就不一样,心理治疗也是如此。在我做咨询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对这个的体会越来越深。

我最初推出意象对话疗法的时候,遭到了很多质疑,但当时年轻气盛,所以对这些质疑感到愤愤不平。等我开始推出回归疗法的时候,质疑少了,我自己也不再那么年轻气盛了。当时我有一个私心,这不是个人私心,而是文化私心,就是希望能够诞生一个中国本土的心理治疗技术,并且能够一直传承下去。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那时的我学习还不够,成长也不够,但我对当初的决定却丝毫不后悔。毫不谦虚地说,意象对话影响力的宽度和广度还是很大的。这么看,我所付出的努力和因被质疑所承受的压力都没有白费,我还是很欣慰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回避型人格障碍焦虑症外貌焦虑智力测试依赖型人格障碍亲子关系产后抑郁测试MBTI心理医生社交恐惧症人际关系双向情感障碍孤独症智商冥想负面情绪焦虑症情商测试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心理学家正念恐惧心理恋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