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作者:严梦瑶 2021-07-29 17:05:56 心理百科

去年全国各地“就地过年”的政策和倡议一出,许多人额手称庆,纷纷表示“过年又麻烦,留下来还有钱拿,此等好事怎能不高兴”。许多年轻人还提议疫情彻底结束后仍保留“就地过年”的“优良传统”。其实不光是春节,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对打工人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躺着”,鲜少有人再耐心参与到摆祭品、包粽子、做花灯等传统活动中,但怕麻烦的年轻人却热衷于过520、双十一等非传统节日。年轻人对待节日的态度正悄然发生转变,其中传统节日或成最大输家。

传统仪式怎么得罪年轻人了?

年轻人不喜欢过传统节日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传统节日的仪式和规矩对于受过科学教育的他们来说比较“离谱”。比如过春节时,有的地方的人认为,初一不能理发,不然舅舅就会死掉;在有些地方,初一不能打扫卫生,据说这样会把新的一年的财气都扫走。这类相信一些没有直接联系的想法、行为和象征可以改变外部世界运行规律的思维叫奇幻思维(magical thinking)。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科学还未萌芽的古代,人们面对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有强烈的不确定感和无助感,而人天生有着想要知道“为什么”的欲求,因此人们会通过将个人的内在信念和外部的物理世界建立联系,从而获得控制感。但传统节日仪式的“魔幻色彩”会让从小习得什么是“因果关系”的年轻一代感到匪夷所思。

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传统节日的仪式让年轻人反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很“麻烦”。到了春节,年夜饭从几天前就开始筹划了,菜单、人头、餐具必须一丝不苟打点好,更别说一些老一辈还在坚持的剪窗花,写对联这些耗时耗力的活动。以前是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高铁飞机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生可以爱无数人。毫无疑问,这届年轻人活在一个“功绩社会”,即一个效率至上,一切日常活动被KPI化的社会。如今社会,资本的大机器一刻不停地生产,机器里的螺丝钉们也只能转个不停,人变得异常渺小而忙碌。于是在“功绩社会”,人们习惯以经济思维强调付出和获得的收益比,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什么可见的好处。传统节日有各种各样的仪式,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不禁让人陷入沉思:我能得到什么呢?有这功夫还不如研究研究最近的基金行情,给孩子挣点奶粉钱。于是传统节日仪式的繁琐、时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可见性都让被生活压垮的年轻人敬而远之。

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既然传统节日的仪式“既离谱又麻烦”,咱能不过吗?答案是不能。

春节和爸妈一起去上香,你说这不环保我拒绝,你觉得他们想不想踢你两脚?没错,年轻人对传统仪式的抗拒还因为其“逃无可逃”而引发家庭矛盾。但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节日的仪式是一种群体行为,代表了群体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对自己所处群体的认同感越强,越会相信仪式代表了群体的价值观,违背或改动仪式会引起更强烈的道德愤怒。在Stein等人(2021)的研究中发现,有人只是想改变某个节日的日期或某个传统仪式的形式,就会引起人们的愤怒情绪。想象一下,如果某天热搜上出现了“端午节改期为农历六月十八”,你和你的父母会有什么反应?从社会进化的角度看,遵行群体仪式是一种内群体身份的证明,我国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及其仪式起到了识别“自己人”、增强凝聚力的作用。相较于年轻人,老一辈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接受的科学教育也更浅,对传统节日仪式更加看重,更加不能忍受对节日仪式的“离经叛道”。

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改变越重要的节日日期引起的愤怒越强

消费主义仪式为何更为受宠?

传统节日被年轻人冷落的同时,一些“人造节日”如520、双十一却颇为得宠。似乎这些节日才让年轻人真正拥有了“仪式感”。每年的五月二十号,平日三块一枝的玫瑰可以卖到十几块;小红书上的各种礼物成了人们竞相学习的模板;商家也在临五月二十日之际打出各种有“爱心”元素的“特别款”商品。这些节日的仪式实际上是“消费主义仪式”,是消费主义社会利用群体心理的产物。

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一方面,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求成为了刺激消费的驱力,可见的物质化交换成为了证明人们真心的绩效指标。研究发现,仪式可以提高消费的愉悦度,与没有参与仪式化行为的参与者相比,参与仪式化行为的人认为巧克力更美味、更有价值、更值得品味。这是因为仪式可以让人更沉浸地参与到后续的消费活动中。所以当人们在过520时会送花,交换礼物,吃饭,这些有序列的行为本身既是仪式性的又是消费性的,会让人们更心甘情愿地“剁手”。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一代秉持的集体主义思想,年轻群体中的个人主义倾向更盛。个人的利益和形象远比群体的意义重大,节日成为了一个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的重要时机。比如在五月二十号当天在朋友圈po出对象给自己准备的礼物,可以显示自己是一个被爱的人;po出为了节日出游而盛装打扮的照片,可以展现自己的外貌和身材。商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绞尽脑汁为消费者打造个人舞台。

年轻人更关心自己是否是看起来美好的、值得被爱的,所以对有个人意义的消费主义仪式有较高认同感,而集体主义下的老一辈更关心整个家族的稳定和谐,所以更在意传统仪式的意义。但过度参与消费主义仪式也是有代价的,为了呈现更好的自我形象,节日也会逐渐变成一种个体内部的压力,让人感到自我耗竭。那么被年轻人抛弃的传统仪式还有救吗?什么样的仪式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更有益呢?

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仪式可以分为群体仪式、家庭仪式、个人仪式,也可也分为传统仪式和新兴仪式。前面说到的传统仪式就属于群体仪式,它虽然遭到了年轻一代的叛逃,但仍然有重要的社会进化意义,只是需要一些创新性的包装,让他们更吸引年轻人。可以一定程度上借用消费主义仪式的思路,比如发展传统节日的文创品牌,让年轻人有兴趣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李子柒的成功就说明了人们不是对传统的东西不感兴趣,而是传统的东西没有更好的传播载体。

不过对国内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家庭仪式和个人仪式。家庭仪式指由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构建和感知,在长期家庭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特定的、重复的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事件。家庭中充满着大量的生活仪式,比如晚餐、假期活动如、庆祝生日、家庭庆典等等。虽然我国当代年轻群体中个人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但相对西方而言,我国仍然是家庭本位的“互依”型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概念里面包括了自己的“母亲”,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在大脑中有同样程度的激活,而个人主义文化下的西方人只出现了自我参照,因此家庭对人的意义至关重要。定期参与家庭仪式可以帮助人建立和社会的联结感,提高人们对人际交往的安全感和信心,起到缓冲生活压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幸福感。“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对打工人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什么样的仪式感

一些特殊的个人仪式对个体而言也有积极作用。比如现在很多人习惯和朋友聚餐时“让手机先吃”,拍几张好看的照片,还有的人喜欢在比赛前反复把餐巾纸叠成一定的形状。研究发现,这样独特的个人仪式可以缓解焦虑感,增强自控力,让人们在接下来的竞技比赛、演讲中表现更出色,甚至还有研究证明独特的个人仪式能缓解丧失亲人、爱人的哀伤情绪。

总之,仪式的重复性、象征性给人带来了心理上的稳定感、意义感。而被压力、焦虑、不确定性包围的年轻人其实更需要仪式感,但或许不需要那么隆重,只是和家人一起聚聚餐,有一些自己的小“怪癖”,就可以让焦虑不安的年轻人感受到一些“稳稳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Paul, Rozin, Carol, Nemeroff, Marcia, & Wane, et al. (1989). Oper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magical law of contagion in interpersonal attitudes among americans.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27(4), 367.

[2] Watson-Jones, R. E. , & Legare, C. H. (2016).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group ritual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1), 42-46.

[3] Brooks, A. W. , Schroeder, J. , Risen, J. L. , Gino, F. , Galinsky, A. D. , & Norton, M. I. , et al. (2016). Don't stop believing: rituals improve performance by decreasing anxie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37, 71-85.

[4] Fiese, B. H. (2006b). Who Took My Hot Sauce? Regulating Emotion in the Context of Family Routines and Rituals. In D. K. Snyder, J. Simpson, & J. N. Hughes (Eds.), Emotion regulation in couples and families: Pathways to dysfunction and health (p. 269–29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 Stein, D. H., Schroeder, J., Hobson, N. M., Gino, F., & Norton, M. I. (2021, January 25). When Alterations Are Violations: Moral Outrage and Punishment in Response to (Even Minor) Alterations to Ritu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7/pspi0000352

[6] Tian, A. D. , Schroeder, J. , Hubl, G. , Risen, J. L. , & Gino, F. . (2018). Enacting rituals to improve self-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4(6), 851-876.

[7] Norton, M. I. , & Gino, F . (2014). Rituals alleviate grieving for loved ones, lovers, and lotte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1), 266-72.

[8] Stavrova, O. , & Meckel, A. . (2017). The role of magical thinking in forecasting the futur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8(1), 148-168.

[9] Vohs, K., Wang, Y., Gino, F., & Norton, M. (2013). Rituals Enhance Consum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9), 1714-1721.

[10]韩炳哲.(2019). 倦怠社会. 中信出版集团: 北京.

[11]张力, 周天罡, 张剑, 刘祖祥, 范津, & 朱滢. (2005). 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一项fmri研究.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5, 91-97.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恋母情结社交恐惧症倾诉心理医生源码九型人格强迫症绿帽情结霍格沃茨男人心理心理学叛逆情绪管理社会心理学情商恐惧症智力测试恐惧心理洁癖心理偏执型人格安全感心理治疗亲子关系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