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作者:陶若素 2021-12-10 16:40:03 成长心理

去年12月13日,新闻爆出江苏盐城一位陪读妈妈死在出租房内。而凶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养育了17年的儿子。

只因孩子不服家庭管教,母子两人激烈争吵,导致孩子对妈妈痛下杀手。

有位环卫工人指出母子争吵,是孩子玩游戏要钱,被妈妈拒绝。因为玩游戏,母子吵架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

可以想象,一位全职陪读妈妈,将自己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所有希望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她的生命只有孩子没有自己,只愿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大学。

可孩子一旦成绩下降或者不务正业,妈妈就会崩溃。不仅怪孩子不争气,甚至将自己的焦虑、情绪、压力都投射在孩子身上。

而孩子呢?一面是巨大学业与分数压力,一面是妈妈不断要求,孩子精神也会崩溃。

这种状态下,一点冲突都能令孩子失去理智,做出鲁莽的事。

这已经是2020年第N个杀亲案,雷同的故事,相同的结局。一对独断专权的父母,和一个性格缺陷的孩子,留下一个家庭随时暴雷的隐患。

《幽微的人性》中说: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嗑出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正是父母不重视孩子情感,只在乎孩子有没有达到我们要求,才导致孩子情绪无法释放。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变成最出人意料的“杀手”。

杀父母案频发背后,大多都是专制型父母

《无条件养育》中说:家长过度坚持管制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就会创造出一个家长了解的生活,再创造出一个家长毫无察觉的秘密生活。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孩子们会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作为父母,当我们觉得自己家孩子懂事、听话,有没有想过,这是孩子真面目吗?

今年11月12日,南京一名高三学生,因和母亲发生肢体冲突,用菜刀将母亲活活砍死。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作者:陶若素原创:家庭治疗研究院(微信号:strken)

新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又一位母亲死在孩子的手上。

12月13日,新闻爆出江苏盐城一位陪读妈妈死在出租房内。而凶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养育了17年的儿子。

只因孩子不服家庭管教,母子两人激烈争吵,导致孩子对妈妈痛下杀手。

有位环卫工人指出母子争吵,是孩子玩游戏要钱,被妈妈拒绝。因为玩游戏,母子吵架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

可以想象,一位全职陪读妈妈,将自己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所有希望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她的生命只有孩子没有自己,只愿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大学。

可孩子一旦成绩下降或者不务正业,妈妈就会崩溃。不仅怪孩子不争气,甚至将自己的焦虑、情绪、压力都投射在孩子身上。

而孩子呢?一面是巨大学业与分数压力,一面是妈妈不断要求,孩子精神也会崩溃。

这种状态下,一点冲突都能令孩子失去理智,做出鲁莽的事。

这已经是2020年第N个杀亲案,雷同的故事,相同的结局。一对独断专权的父母,和一个性格缺陷的孩子,留下一个家庭随时暴雷的隐患。

《幽微的人性》中说: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嗑出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正是父母不重视孩子情感,只在乎孩子有没有达到我们要求,才导致孩子情绪无法释放。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变成最出人意料的“杀手”。

杀父母案频发背后,大多都是专制型父母

《无条件养育》中说:家长过度坚持管制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就会创造出一个家长了解的生活,再创造出一个家长毫无察觉的秘密生活。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孩子们会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作为父母,当我们觉得自己家孩子懂事、听话,有没有想过,这是孩子真面目吗?

今年11月12日,南京一名高三学生,因和母亲发生肢体冲突,用菜刀将母亲活活砍死。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杀死妈妈的原因就是母亲的教育问题,妈妈总是要求孩子事事都听自己的,一旦孩子不听,动辄就是破口大骂,言语羞辱,甚至拿菜刀威胁孩子。

妈妈这种专制的教育,让孩子崩溃不已,最终在情绪激动之下,杀害了妈妈。

今年5月,青岛15岁高中女孩以做按摩为由,在家将妈妈勒死。面对警察,女孩只是简单说了句,没考好,担心被埋怨。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认识这对母女的人说,这位妈妈对女儿教养方式非常专制。学习成绩必须前5名,必须去清华、北大、复旦这样妈妈指定的名校。跟谁交朋友,必须妈妈批准同意。连怎么午睡,都要按妈妈说的做。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妈妈的爱,就像绳子,天天套着孩子,最终勒死自己。

2018年,湖南15岁女孩用水果刀连刺父亲8刀,最终父亲身亡。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而起因是爸爸给女儿报了2门补习课。女儿只上了一门,另一门没上。爸爸知道后,女儿还撒谎,他气愤女儿不听话,对女儿非打即骂。

爸爸这样对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他总是不顾孩子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并要求孩子完全执行。

这样的专制,最终让女儿受不了,冲动的捅死自己的生父。

所有悲剧发生,看似意料之外,其实都只欠一根导火索。

因为这些精神崩溃,犯下错误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专制型父母。

《被忽视的孩子》中指出,专制型父母,推崇规则、限制、惩罚。用一种既不灵活又强硬要求的方式来抚养孩子。

他们不在乎孩子喜欢什么,想什么,更不会和孩子沟通。他们只需要孩子听话、顺从、立刻按我说的做就行。

因为这类父母对爱的理解,是掌控。希望孩子反馈的爱,是服从。

一旦这种模式变了,孩子受不了,不再服从了。作为父母必然无法接受,冲突与悲剧就此发生。

专制型父母教育方式,让孩子感觉窒息

心理学者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孩子没有自我意识,她的生活忙着满足父母要求。

《听见她说之礼物》中,杨紫在26岁生日这天,控诉妈妈对她的爱,如何让她窒息。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从小,妈妈经常偷看女儿日记,导致女儿只会报喜不报忧。除了偷看日记,妈妈还在学校“安插卧底”,为了掌控女儿一举一动。

每个动作、每句话,女儿都得按妈妈期待的样子。一旦不对,妈妈就会对她非打即骂,害怕的女儿抱着妈妈求饶,一次次保证再也不会了。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为了逃离这些窒息的爱,女儿努力学习,报最远的大学,离家工作。但妈妈每天电话控制,还拆散女儿的感情。让女儿觉得,自己永远脱离不了妈妈的控制。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26岁的她,没有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开心,不敢表露自己情绪,对婚姻恐惧,更失去了爱的能力。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妈妈的控制对女儿而言,让女儿一直活在小心翼翼中。她每天神经紧绷,她生怕哪句话没说好,又被会妈妈迁怒,哪件事没做好,又会被妈妈指责。而她更怕电话响起,一定又是妈妈查岗。

更可怕的是,孩子学会麻痹自我。她是自己的妈妈呀,她从小到大给我好的物质,富养我,我怎么能不听她话呢?妈妈这么做也是出于关心我、爱我,我怎么能不领情呢?

父母专制下的孩子,本身就是纠结体。一面,他要感恩父母为他做的一切,不能不听话。另一面,他又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就去做,但他知道父母不会同意。

长期的压抑,矛盾,无法排解的情绪,孩子每天都有窒息感,充满焦虑。

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也活在孤独之中,他们没有爱和自愈能力,所有需求与社交都被父母过滤,一切安排都是父母要求,他们渐渐忽视自己真实想法,像行尸走肉一般。

越窒息,孩子越想反抗和逃离

李玫瑾教授说:一个人的人格问题当中,有一部分源自生理,有一部分源自环境,剩下一部分源自家庭。

父母为孩子所创建的抚养环境,很大程度决定孩子人格是否健全。

《妈妈的忏悔书》书中,一位妈妈讲述自己如何成功将一对成绩优异的儿女,逼到崩溃自杀。

从小到大,她的孩子就像上发条的机器,按照妈妈设定的指令就行。丝毫不顾忌孩子感受。

孩子没朋友,妈妈会说,你不会去做作业吗?

女儿喜欢的衣服被妈妈撕了。

儿子考了第一名,被妈妈责怪,数学成绩都下降了,白花了家里补课费。

两颗闪耀的星星,在妈妈错愕中,相继休学只为报复妈妈。儿子患上社交恐惧症,不见人。女儿剃光头发,撕毁衣服,每天崩溃想自杀。

妈妈的专制并没让孩子更优秀,反而让孩子产生自卑、怀疑、厌世等心理障碍。

如《不要用爱控制我》中指出:孩子不能收到关注或者没有人倾听他们的话语,最后他们也许会产生焦虑、绝望、惊恐等情绪,以及寝食不安、精神失调或者其他心理疾病。

《暗黑者》中,学霸吴洋也因忍受不住母亲长期专制,最终杀害了妈妈。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从小开始,他的时刻表都是被妈妈精确规划的,包括上厕所。所有事都有时间,就没有一点自己时间。

房间的门长期虚掩,妈妈可随时监督他在干什么。没有一点私人空间的他,只能服从。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看手机的他,被妈妈发现,面对妈妈指责他不孝,他只能沉默,不能反驳。

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犯罪分子?

妈妈看到有女孩跟他说话,就擅自勒令女孩删他儿子电话。争吵中,将女孩推下楼,导致女孩流产不孕。

从小被妈妈控制的孩子,终于受不了,将妈妈杀害了。

也许我们觉得孩子残忍,但其实,这份残忍的背后是逃离。

他们想要逃离父母的专制,从而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

对父母来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却忘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越专制地控制,就会逼着孩子越想逃离,最终出现悲剧。

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指出,爱的本质四要素是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

所谓尊重,就是被我们爱的孩子,能用他自己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而非服务于父母。

这需要我们父母接受孩子真实样子,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做这些的前提,是需要父母放弃操控和控制孩子。不把孩子当挂线人偶,孩子才能感受到自我。

没有尊重的爱,父母再多的关怀都是强加的,孩子既感受不到温暖,也不会领情。

其实,父母真正的成功,并不是复制出一个父母理想中的孩子,或驯养一只听话的宠物,而是允许孩子活出他们自己,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样。

我们父母只有让孩子亲自感受到这种快乐、自由以及选择权利,孩子才会真正感激你,发自内心的敬重我们。

如果我们不想回顾一生,得到的是孩子冷面相对,这一刻请停止控制,给孩子多些尊重。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效应依赖型人格智力回避型人格障碍哈利波特情绪管理情商恐惧症职场心理正念社会心理学治疗师职业性格人际关系悲观主义产后抑郁自卑九型人格绿帽癖心理健康桃花运反社会人格倾诉双向情感障碍自愈能力心理测评系统男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