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作者:李仑 2020-08-29 08:45:55 心理百科

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前世今生》的话题,希望我的分享可以抛砖引玉,跟大家来一场思想的盛宴。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两个主题,一是对存在主义心理学诞生过程的描述与勾勒,二是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生命质量、亲密关系、死亡焦虑、性欲高潮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天分享的内容,既包含了心理学的部分,也包含了哲学的部分,还有我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与来访者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体验,以及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到的内容。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01.不同流派的案例报告

在从事临床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多年时间里,我参加过很多在这个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活动——督导。在这些督导活动中,我曾扮演过督导师的角色、被督导者的角色以及督导同伴的角色,所以我有幸看到了非常多的案例报告,不同流派、不同取向的案例报告会呈现出不同的观察和体验。

精神动力学流派的案例报告让我感觉像看一份手术的病理报告一样,咨询师会把来访者的很多症状、生活片段、关系片段和梦做一个概念化的整理和梳理,就像CT报告一样。精神动力学的治疗是不断地呈现冲突、管理冲突、让冲突升华的过程。

人本主义取向的咨询师在做案例报告的时候,我看到报告里面有非常多的人性中的阳光、力量、希望和流动的部分,他们对这些部分格外关注和强化,同时对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探索和工作。因此,看这类报告就像看一篇非常温婉而又励志的文章一样。

认知行为学派的案例报告特别像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从这里能看到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样的干预、在什么样的工作下,让来访者在某些方面获得了行为或认知的提升,就好像提升了业绩一样。比如,工作中做了哪些决策、双方达成了什么样的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对哪些部分进行了调整,在这些工作做完以后来访者得到了什么样的帮助,有哪些阳性的改变等。这些部分特别像产业报告或者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里面充满了一些扎实的改革的轨迹。

这些同行在呈现和来访者工作的案例报告时,经常让我感觉像看一个人的自传一样:看他如何在关系和命运中去投入、融合、分离、搏斗、冲突和回避。总之,他好像在跟一个无形的关于命运的东西形成了一种张力,反复地往这种张力里面填一些东西,就好像看《活着》一样。因此,存在主义取向的案例报告像一个人的自传或者关系自传。

这些不同流派的案例报告所呈现出来的感觉和体验,不禁让我有了一些反思——这些不同流派的咨询师写的案例报告,也许从某些角度折射了这个流派理解人的不同的角度、切入点和风格。因此,通过刚刚的分享,希望可以让大家看到不同流派类别的甄别,即不同的工作体系对人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人身上不同的部分进行工作的方法和风格也是不同的。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内核就是存在主义哲学。中国有句俗话叫“无道不行医”,即如果你要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特别是协助他人改变、消化痛苦这些工作,一定要有哲学观,这个哲学观就是“道”。我在从业之前也选择了非常多的哲学观,体验过不同的哲学观带给我的不同感觉。最后,我的选择落在了存在主义心理学上。

我曾经书写过精神动力学、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等流派的案例报告,在书写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流派内核的变化并不是计划发生的,而是在做完之后才能够反思到的。所以,书写案例报告是非常充满挑战性的、丰富的体验。

02.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当时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于这一点,其实在西方学界有很多争论。有的人认为,存在主义哲学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哲学体系,有自己的方法论和研究范畴;也有的人认为,存在主义哲学只是当时的一种思潮、一波浪潮,不能称之为一个单独的学派。到目前为止,这两种观点仍然有很多争论。

“存在主义”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的一位天主教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提出,我们最早把这个名词翻译为“存在主义”和“生存主义”。当时的存在主义哲学包含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跟其他流派不同的是,存在主义把人作为中心。

西方的发展从工业革命开始真正起步,不断挑战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机器没有生命,它只是工具,人创造了机器这样一个工具,然后使用它完成了改变世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任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人和机器要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因此,在西方这么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漩涡或理论漩涡。

例如,在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有两股力量在相互博弈,一股力量是把人标签化:定义人的防御、地形学说、本我、自我、超我、意识、潜意识等,这股力量要把不断流动的东西固定下来,即把它物化,然后进行命名固定;另一股力量就是保持它的流动,尊重它的流动,并且陪伴它去流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轨迹和调整过程,其实就是一叶知秋,它折射了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不同思潮的面貌,是大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部分是关于物化、工具化、机器化、无情感部分的发展;另一部分不断强调以人为中心——人的内在既混乱又优美——的观点。

如果说得直接一点,这两大思潮的根本区别就是:究竟是机器决定人,还是人决定机器?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神秘主义的克尔凯郭尔、唯意志主义的尼采和现象学的胡塞尔。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在当年就提出人应该离开这个机器所组成的世界的控制,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意的世界。中国有一个作家叫王小波,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仅仅拥有一个现实的世界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句话其实就浓缩了海德格尔整个学派的精神,所以王小波是中国大陆地区对存在主义哲学理解得比较深的一个人。当然,中国大陆地区还有一些人对存在主义哲学理解得也比较深,比如鲁迅。

真正把存在主义哲学发扬光大的人是萨特。在萨特之前,海德格尔这类学者不断提出应该怎样跟世界进行一些关系的调整,即进行一些微调,而萨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重新挖掘了人存在的内在流动性和机械性之间的关系。萨特有很多名言,比如“存在先于本质”,这实际上重新提出了人作为一个活的生命,在世界上该如何看待自己活着的感觉,即究竟是看存在本身,还是本质本身。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抽象。举个例子:有些人在生活中会感到焦虑——妈妈教育孩子的时候、伴侣相处的时候、完成工作和职业角色内任务的时候,都会出现焦虑。焦虑就是存在。我们不知道焦虑的原因,但是我们有焦虑的感觉。在萨特时代,很多人开始有这种感觉,他们不接纳这种感觉,而是反思这种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换句话说,对焦虑的焦虑变成了影响人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

如果从个体角度来说“存在先于本质”,那就是:当人有焦虑的时候,并不是先去研究焦虑的原因,而是先允许焦虑存在,对焦虑不焦虑,然后才能真正发现焦虑的本质。

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社会上有很多现象,发展出很多新的职业,比如网约车和自由职业者。15年前,很多人认为网络游戏坑害青少年,属于不务正业;但近10年以来,有人专门靠网络游戏赚钱;而现在,网络游戏已经变成了一个职业——从不是正业变成正业经历了很艰难的过程。这些都是社会上出现的新奇的现象:新的职业,就是存在。

当社会上有新的现象出现时,有的人就会采用“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即先允许它存在,再研究它的规律,然后管理它,让它为人类的进化服务;但有些人却会一棒子打死这些新现象,这些人要求“本质先于存在而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非此即彼》《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自由之路》《叛逆者》《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这些都是存在哲学的重要文献。存在主义文学著作有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加缪的《局外人》《鼠疫》。在疫情肆虐的社会背景下,《鼠疫》这本书非常应景,让我们产生很多共鸣。

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了一个人身上黑暗和阳光的部分,其中有一个学派认为,人身上阳光的部分非常重要,他们抓住这个重点继续发展,于是,在存在主义哲学中诞生了一个流派——人本主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人内在光明与黑暗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实没有太多的人性化,他们抓住这一点发展人性化、鲜活和流动的部分,于是产生了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有两个重要的方向,一个是人本主义的存在,一个是精神动力学的存在。人本主义的存在更多地是强调人身上有力量的部分,如何与无力量的部分相处;精神动力学的存在更多地强调人内在的潜意识对阳光和黑暗部分整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又包括人和世界的关系。

存在主义心理学非常关注和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人有自行选择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的自由,重视现实世界生活中的主观经验,强调人必须进行自由的行动、自由的选择和承担产生的后果,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布根塔尔、欧文·亚隆、弗兰克。

存在主义哲学最早起源于欧洲,在法国兴起;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于法国,但没有在法国兴起。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03.存在与生命质量

这部分讲解源自罗洛·梅对存在主义心理学知识点的整理,但对知识点的诠释是我个人的版本,在此特别说明。

罗洛·梅认为存在的方式有三个部分:首先,存在于周围的世界,即现实的肉体的存在;第二,存在于关系的世界;第三,存在于自我的世界。

你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共进晚餐,你坐在烛光晚餐的桌子面前,品尝着美食和美酒,体验慵懒地坐在沙发里身体对环境、温度、湿度及沙发触感的感觉,这就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你看着对面坐着的那个人,她也在微笑着看你,你会感觉到跟她的关系充满了言语和非言语的亲密,这就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的世界中;你问自己,为什么今天会有这样的福气享受这一切,要做什么努力才可以稳定而持续地享受这份甜蜜的关系呢?这就是存在于自我的世界中。

人在某些时候会感受到这三种存在的聚焦点,如果这个聚焦点强度足够,就会构成一种高峰体验。

存在有六个纬度:自我核心、自我肯定、参与感、觉知、自我意识和焦虑。

(1)自我核心

精神动力学认为这是从潜意识变成意识的过程,即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从生物性的自我到观察性的自我再到自我意识的过程。比如,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个“小动物”,并不具有人的自我意识的感觉。婴儿通过饥饿感得到奶水的满足,通过妈妈的目光得到情感的满足,还要感受到挫败、失望和失落,由此逐渐形成一个自我。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观察性的自我,即可以跳出来看自己。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可以跳出来看自己,精神动力学把这叫做悬浮关注,存在主义心理学把这叫做自我核心。

当可以跳出来看自己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开始像镜映一样,即可以像第三只眼一样看自己,也可以在自己身体里体验自我。当这部分发展出来的时候,自我意识里出现了两部分:一部分叫做批判性,也就是用第三只眼看自己哪些需要调整和变化;另一部分叫做独特性,看到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部分,从而去完善和勾勒。也就是说,人的生物我发展出观察我,观察我发展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出批判性和独特性,这时自我核心基本就确定下来了。

(2)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叫做勇气。勇气并不是没有绝望,而是尽管充满绝望,依然有奋力前进的能力。勇气不是固执,不是一个人去搏斗,而是在关系中跟别人一起去创造。

勇气跟忠诚也有关。中国有句话叫做“愚忠”,即愚昧的忠诚。国家规定为非法集会的传销就是一种愚昧的忠诚:他们看上去很有勇气,但这个勇气是莽撞且未经反思的。

“勇气”这个词的英语和法语主干都是心脏的意思。存在主义认为,自我肯定包含勇气的产生和使用,包括对勇气的智慧的灌输,在勇气里加上智慧、关系、承载绝望的能力。它分为身体、道德、社会、创造性和自相矛盾的勇气,自相矛盾的勇气就是不断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智慧诞生的过程。

(3)参与感

这部分相对而言简单一些。比如,很多人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把自己变成宅男、宅女和剩男、剩女,不希望跟世界交换内心里觉得重要的私人情感领地,这是避免参与。不过,如果失去了参与性,人们就很难发展自己的生命质量。另一部分是过度参与,比如,娱乐圈中很多明星的曝光量很大,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是被侵犯的,这些娱乐和人设需要,导致他们没办法维持独立性,以致做出很多让自己、让爱他的人失望的事情。

这就是参与的两个极端,即避免参与和过度参与,这是我们跟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4)觉知

觉知就是如何觉察和感觉,以及对信念形成和保持的过程进行觉察。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是一个老大爷,他有一匹马,有一天马走丢了,邻居说:“太可惜了,家里唯一的一匹马、唯一的劳动力丢了。”塞翁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后来这匹马回来了,还带了一匹马回来,塞翁家里于是有了两匹马。邻居说:“这真是太有意思了,你家的马太厉害了。”塞翁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匹马怀孕了,塞翁的儿子不知道,于是骑着这匹马出去,结果这匹马受惊了,把塞翁的儿子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他的腿。邻居说:“塞翁,真是太有意思了,没想到你家的马已经怀孕了,这是好事,但你儿子把腿摔坏了,成为了残废。”塞翁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后来两个国家打仗,向国民征兵,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最终没有成为送死的炮灰。

这个成语描述了人间悲喜交加的感觉,还描述了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核心的精神:向一切不确定敞开并且觉知这种不确定。但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做到这样是很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文化是鼓励受虐的,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一种受虐文化,导致中国人真正去体会向一切不确定敞开的时候,不仅觉知没有提升,受虐机制反而被激活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在东方文化中给人不服输的感觉。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大家对这个想法多多指正。

(5)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和世界沟通、人和人沟通的重要平台,它使用言语和符号与他人沟通。自我意识跟自我核心有很大的区别:自我核心是观察自我的独特性和批判性,而自我意识更多地强调流动性,比如艺术治疗里的画画和涂鸦。

2008年我在汶川的绵竹做心理救援,当时有很多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地震中丧生了,我们对这些儿童做心理服务。我们不采用谈话辅导的方式,而是采用绘画的方式,因为他们很难用语言把那些天的体验表现出来。很多孩子的画让人看了非常喜悦,比如女孩子画了蝴蝶、美丽的炊烟、漂亮的太阳。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地震发生的时候场景不是这样的,所以在画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努力营造出来的防御和隔离机制,我们非常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保证他们发展出来的防御被保护好,因为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这些儿童和青少年不仅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出防御功能,他们也要重新地、更深地发展出象征隐喻的符号化的东西跟世界和他人交换能量。所以说自我意识的流动性很重要,哪怕这种流动性在防御的背景下进行。

(6)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力比多被压抑,一个是永失我爱的恐惧。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焦虑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存在与反对存在的斗争,一个是死亡,还有一个是选择。我们会面对很多选择,比如考试的时候有选择题;你要选择跟哪个人结婚,虽然理智上要跟这个人结婚,但心里想的是跟另一个人结婚,这就是选择焦虑。一切焦虑都源于要面对死亡——人是有局限性的,这中间还有一个焦虑,就是存在与反对存在的斗争。

我来尝试说一下第三者或出轨。丈夫有婚外性——婚外情都是从婚外性开始的。他爱他在婚姻中扮演的丈夫角色,其实他更爱他在婚姻中不是丈夫的角色。他依赖婚姻中丈夫这个角色活在这个关系和世界里,与此同时,他的内在世界更加依赖他在破坏他的丈夫这个角色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哲学一点来说,他爱他的太太,他更爱他的太太不在。

电影《让子弹飞》里,张麻子打下碉楼后,与黄四郎有一段对话。

张麻子:“我问你个问题,是钱对我重要,还是你对我重要?”

黄四郎:“我。”

张麻子:“再想想。”

黄四郎:“不会是钱吧?”

张麻子:“再想想。”

黄四郎:“还是我。”

张麻子:“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这句话在精神动力学里翻译为“恨”,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是焦虑的表现。我们爱,是因为一个东西在、一个关系在,但我们内在更喜欢让这个东西消失。

04.存在与亲密关系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爱应该符合以下七个特征。

首先,爱应该以人的自由为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你要体验或者发展一段爱,应该感到更自由而不是更局限。

其次,爱是实现人的存在价值的一种由衷喜悦。在真正的爱里面,你会感觉到你的价值被体现了,而且发自内心地对这种被体现感觉到非常开心。

第三,爱是设身处地的移情。在我看来,就是真正走入对方的世界里体验他的感觉。《渴望》这个电视剧里,宋大成对刘桂芳的感情感动了很多人,就是因为他对刘桂芳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他在很多时候都能体会到刘桂芳在多元关系里的那种窘迫和善良交织的酸楚,这就是爱的定义。

第四,爱是需要勇气的。爱不是从天而降,需要你去争取、去奋斗、去获得。

第五,爱是以依赖的途径实现独立。也就是说,爱中发展了很多依赖,你需要别人帮你做事情,你需要这个关系的对方(客体)协助你完成很多东西,而他在协助你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使你变得更独立,而不是使你变得更依赖了。

这个特征可能会让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爱就是很伟大的爱,因为它是以分离为目标。它就符合爱的特征,即以依赖的途径实现独立。

第六,爱是自然的、关系的、社会的三种整合性的联系。你跟一个人在一起,你爱上一个人,跟他谈恋爱,自然方面就是身体在一起,称之为性的和谐;关系方面就是两个人可以做朋友,平等且互相尊重;社会方面就是两个人相互扶持。

第七,爱指向时间的定性与未来倾向。也就是说,你跟伴侣在一起体验爱的感觉时,你会很确定此刻和他在一起是无怨无悔的,如果在一起的时候你想出去旅游、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去吃料理、想起了其他人,好高骛远地想着别的情境、别的东西和别的人,那么这就不是爱。

所谓爱的定性,就是你在这个关系里面,此刻你觉得和他在一起每分每秒都是无怨无悔的,与此同时,你又渴望跟他有未来,愿意跟他一起奔赴未来,这个未来可能是你的、可能是他的、也可能是你们共同的,我们称为未来倾向。

符合这七个特征的爱,就是真爱。但这七个特征都满足,实在是太理想化了!在生活或临床工作中,我们能看到来访者满足了其中几个特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丰富他亲密关系与爱的特征。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爱有四类。

第一类是性爱,即身体的爱和繁殖的爱,以释放和满足为前提。

你会产生很多欲望,然后找到一个人或一段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释放,在释放过程中得到满足。

第二类是爱欲。性爱的核心是释放和满足,爱欲的核心是融合与创造。

我在做夫妻治疗、伴侣治疗、家庭治疗的时候发现,很女性抱怨性生活没有前戏、调情不够。性生活本身没有调情,这就是性爱的释放和满足;如果有调情、前戏、很多性欲游戏和各种各样的姿势,这就不是单纯的性爱,而是变成了爱欲,因为里面充满了创造性。所以,性爱跟爱欲最核心的区别,就是性爱里面没有创造性,只是发泄,而爱欲里面是有创造性的。

第三类是友谊之爱、同胞之爱。两个人像好朋友一样,可以分享对世界、对事情、对人的一些理解。

在生活当中我们更多地看到同胞之恨,即同胞竞争。现在国家允许要二胎,家里小孩子多了,就出现了同胞之恨。在我看来,同胞之恨其实有两个很核心的原因:一个是恐惧,孩子觉得家里的爱是不够的、匮乏的,所以如果不竞争就得不到;还有一个就是爱被压抑了,得不到释放。同胞之间的亲密没有办法表达出来,这一点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

在东方文化里,对情感裸露、直接、热烈、奔放的表达充满了禁忌,即不允许表达,比如不允许女人太快乐。同胞之间有很多杀戮的历史,在中国的封建历史里,很多皇权的更替都会带来一波同胞杀戮,这些都会进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因此,千万不要说历史跟你没有关系——历史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20年前我从事心理咨询的时候发现,有三个问题几乎每个来访者都会谈到:一是重男轻女,二是流产(不允许二胎和生育),三是“文革”。一代人的心理问题都有一些共同点,然后一代一代这样传下来。

第四类是博爱。博爱的核心就是不求回报,对他人、其他组织、社会或一些平台上那些阳光的部分充分保持关注和强化。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05.存在与死亡焦虑

如果你在听课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圆珠笔在记录,圆珠笔里的笔芯有一天会用完,用完后你有两个选择,要么换一支笔,要么换一支笔芯。如果你的选择是换一支笔的话,那么你跟这个笔的关系就结束了,这就是一种微型死亡。死亡不像大家想的那样——癌症、火葬场、交通意外等。事实上,你跟任何一个有机体关系的结束都是死亡的呈现——死亡是一种形式。

例如,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有些人会先于对方把电话挂掉,有些人会等对方把电话挂掉之后才挂。实际上,挂电话的行为在潜意识里折射了你对死亡的态度。如果我们使用一种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比喻打电话的话,你会发现你跟一个人在电话里通话,就意味着你们是有关系的,如何挂断电话其实就折射了你怎么接受这个关系。先于对方挂电话,从象征层面来讲是那种死得比较着急的人,在他们心里死亡是一种解脱;等对方把电话挂了再挂电话的人,有可能是那种死得不放心且比较操心的人,他们死之前会把所有人都照顾好,然后才会去死。所以说,打电话其实折射了你在死亡面前对关系的理解。

睡眠是暂时的死亡。其实睡觉也可以折射你对死亡的态度。比如熬夜,很多人到了一两点钟才睡觉,这相当于你对睡眠和死亡说“我想什么时候死就什么时候死”,即在跟死亡搏斗。我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无数次发明了很多方法在跟死亡对话,在尝试触摸死亡,跟死亡搏斗并且战胜它。

“死亡焦虑”这个词有一些微妙,活着的人谈死亡焦虑是很荒诞的一件事,因为我们还活着,我们这里的人都没有死过。可能有的人有濒死体验,比如心梗或者遭遇意外产生了濒死体验,可是你又活过来了,并没有真正死去。因此,死亡焦虑的核心其实是失去关系,即别人忘了你或者你忘了别人而产生的焦虑,这就是关系丧失的焦虑。

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有几种反应,第一种是夸大全能感。

我在武汉生活,近期武汉发生了新冠疫情,党中央从全国各地紧急调过来4万多位医疗人员,这些医疗人员穿着防护服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就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使用了一种夸大全能的感觉。医护人员在面对陌生人的死亡时使用了夸大和全能,他在贡献他自己,他像一个火把一样燃烧起来照亮别人,这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的。如果我们面对自己的死亡也使用夸大和全能,那么这就是一种轻躁狂的反应,因为里面没有利他的部分。

面对死亡的第二种比较常见的反应,就是缩小和回避,成为死亡本身,即我们认同死亡的那种低活力、高沮丧的状态。

最近一段时间,复工复学现象出现,很多学校复学了,很多学生自杀了。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但它还是发生了。这些事情发生,是因为这些学生认同了死亡,成为了死亡本身。疫情期间,他们在家里没有被看到的感觉,很多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没有跟真实的孩子相处,而是跟他们脑海中想象出来的孩子相处,也就是说,他们在跟他们的想象相处。所以,孩子在家里面经常会觉得自己像活死人,根本没有人看见他。活死人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的割裂,达到了一定强度后,孩子就认同了死亡,成为死亡本身,然后去实践死亡。

第三种反应,就是运用神话传递死亡。用宗教和神话的力量为我们的内心提供认同感和团体感,强化我们的道德价值观,然后在这样一种感觉的整合下,获得某种永生的感觉。

如果把哲学进行简单分类,可以分为入世哲学和出世哲学。入世哲学是跟这个社会进化发展有关的哲学,出世哲学是跟这个社会进化发展无关的哲学。比方说佛学,就是出世的哲学,不管社会如何进化,它就是它。存在主义其实是一种入世哲学,它关注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背景下人和人、人和内在一些重要议题的关系。

中国的心理咨询师成长到一定程度以后,一部分人投奔了宗教,一部分人投奔了哲学。投奔哲学的人,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更好地帮助他人;投奔宗教的人,是为了更好地出世,获得某种灵性的升华。中国的企业家好像也是这样,当他们把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要么去发展一些哲学性,要么就遁入空门。

06.

存在与性欲高潮

性高潮放在这里讲有点微妙,因为性高潮是非常私人的事情,这里面有边界。我并不想进入大家的私人生活,但我要冒着被边界模糊和投射的风险讲一讲性高潮,因为这真的很重要。

近几个月离婚率越来越高,无性婚姻越来越多,低欲望、冷暴力、软控制等妨碍我们去享受高峰体验,这是我们亲密关系中的一种障碍。性欲高潮考验两个人的关系,即两个人的亲密感。很多夫妻在开着灯的时候亲密,但是关了灯以后身体就不亲密了,这其实是意识很亲密,但潜意识不亲密;有的夫妻白天理智存在的时候打架打得非常厉害,但晚上关了灯之后如胶似漆,身体很亲密,这是潜意识很亲密而意识不亲密。

除了亲密关系能否够得上灵肉融合的标准之外,我比较关注的还有人的完整性,即你跟自己身体之间的关系。人在发生性关系的时候,身上会有敏感带,敏感带就是早年养育者经常抚摸的地方,比如,妈妈在你小的时候经常抚摸你的肚皮,那么成年以后,你的肚皮可能就是你的敏感带。所以,在过性生活的时候,你的敏感带实际上是母婴关系的一个延续。如果更哲学一点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成人世界里跟恋人过性生活,其实就是在象征层面再次重复跟我们爱的客体融合,即再次制造一个妈妈,然后跟妈妈融合。这其实就是对母亲怀抱的再次投入,对母爱的永恒追求。

不过,在性体验里面,并不是所有人的身体都是完整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感觉,并不能都被你觉察到,这就是近几十年来正念、禅宗和内观这么火的原因。在比较常见的文献研究里,正念疗法是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念疗法最核心之处就是,提供一种观看身体的完整体验,这非常重要。简单一点说就是,你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觉知你的身体,感受你的身体,尤其是感受它的完整性。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没有这个功课的话,你很难在性体验里面获得高峰体验。

身体的不完整和残缺性,会投射到性关系、性生活里,造成性关系、性生活的不完整和残缺性;身体体验的不完整性,也会投射到性关系、性体验里,造成性关系、性体验的不完整,然后性生活和性关系就会味同嚼蜡、如同鸡肋。

理想的性是什么样子呢?我简单地描述一下——这是我的一家之言。要想成就理想的性和理想的关系,需要你每天花一点时间闭上眼睛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去探索你身体的这个世界,比如每天打坐,这是术。

如果追求道,就是感受身体的完整性,即非常安静地跟你的身体在一起。当你有了这样的体验,并且将这种体验从量到质转变以后,就能够在性生活中体验到很激烈的动作、互动和情感,体验到真正的灵魂融合的感觉。高质量的性欲高潮,是静和动勾兑在一起、整合在一起的,不光是程度。

由于时间有限,无法展开太多,只能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框架性的部分做一个小小的梳理,先给大家搭一个架子,稍微填充一点内容。在后面的系列课“存在主义自我与团体心理治疗20讲”中,我们再深度展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双向情感障碍反社会人格焦虑症人际关系叛逆期俄狄浦斯情结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咨询职场心理心理医生孤独症安全感智商测试哈利波特MBTI边缘性人格障碍心理测试容貌焦虑情绪管理九型人格桃花运职业价值观正念产后抑郁症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