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人格障碍与童年发展
作者:王剑婷 2020-10-22 14:11:17 成长心理

导语

125期精神医学案例中来访者的症状与困扰都表现为情绪与行动上的失调、失控。从她的个人史家族史中我们似乎能隐约看到她那些不良情绪的端倪,但作为成年人,回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自己的爱憎与感情的成因又何其不易……

至今为止,心理学理论当中,我们并不能有一个笃定的、线性的因果论把成年人表现出的人格特点“完全解释”,但我们知道的是今日呈现的每个个体,决不是单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一蹴而就形成的,遗传因素、养育环境、经历经验等等统合塑造了我们面前的来访者。作为人格因素的“底色”,本次我们想讨论这样的话题——

这几年临床工作者们会发现“人格障碍”越来越多了。这个越来越多,有人会指责说 是“人造病”——是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诊断标准,所以看谁都像生病。

但其实业内人士 都知道,“诊断标准”并不是用数据把人扁平化到了单一的区间概念,比如用什么行为量表考察,得60分以下是异常,80分以上是正常(即使用量表,也是参考数据,而不是诊断依据)。

临床工作者们尽可能的选择用可辨别的、共识性的症状来界定与捕捉个体的特点, 人格障碍的诊断更多的是对个体表现出的长期的功能模式进行评估后的结果。

人格、人格障碍与童年发展

性格与人格

关于性格,心理学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

性格的英文是character。过去,人们会在土地的边界上放置标明所有者姓名的石块,而“刻印、雕刻”在古希腊语中的语源就是character,引申成为标识的意思。

可以想见性格在某种意义上更偏向为静态的、固定的。其中共性的部分是把性格理解为通过个人行为可见的感情、意志等特征,具备一贯性与稳定性。

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来自于拉丁语中peraona语源,意指当时在戏剧当中使用的面具,后来指代演员们扮演的角色,所以从语源上考虑,人格一词偏向于他人看到的自我,社会角色等含义。

性格与人格从意义上来说较为相近,但如上文从语源上所提示的一样,“性格”从某种意义上具有个人化的特征,更难改变;而人格是为了考察应对变化和适应环境时表现出的总体机能,涵盖了如智力、态度、兴趣、价值观等更为广泛的概念。

人格特性可归纳为:

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出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

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说明只有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成为人格的元素,是指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统合性。人格的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功能性。人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辞典》(Merriam Webster’s dictionary)对人格的定义为:人格是辨别一个个体或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特征联合体;尤其是个体行为与情绪特征的总和。

人格理论的流派

一如人格本身所具有的多态性质,对于人格的研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视角。

就像盲人摸象故事中所阐述的道理一样,心理学的先贤们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如同探索一个谁也不能准确描述的“漆黑的房间”,所以从最初的两眼一抹黑中他们无法不坚信自己摸到的才是事实的真相。

但后来我们可能会发现,可能他们所描述的部分真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

比如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会把人类所有的行为还原成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交互作用,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则更倾向于认为只要行为可以强化与消退人就能发生改变。

但随着理论多元化的产生,我们会发现每一位理论家所提出的对人类行为的解读都有着独特而有效的视角,具备各自的优点与价值。

人格、人格障碍与童年发展

在学习人格理论时,人生不同时期或不同领域的行为,不同的人格理论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解释效力。

比如相对行为主义理论,荣格关于象征、自性的阐述似乎更能解释跨文化之间人们表现出的对艺术及宗教信奉的特性。

对于不同理论所拼凑出的人格特点,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人类除了生理上具有先天性的发育和成长模式外,在心理的发育与成长上也有一定的倾向。

人格障碍

如前所述,人格特质总体而言是感知、联系和思考环境及自身的持久模式,体现在广泛的社会和个人的背景表现出来的行为总和。

如果说基于不同的人格理论研究,其功能不良的表现都可以用障碍的角度来考虑,比如精神分析理论当中会把自我发展中遇到挫折时发生的防御,描述为可能造成后期某种障碍的不良应对策略。

而大五人格中本身就会把神经性作为遗传机制当中的不利因素来考虑。

但当今最主流谈及人格障碍时的模型是通过认知行为范式及心理病理学中DSM系统来考虑人格障碍的。

人格障碍是把人格特质理解为某种“增生”(hypertrophy),可能这些特质在最初产生时都具备其适应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夸张、突出。

在最新版的DSM-5中,对人格障碍定义为: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是泛化的和缺乏弹性的,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稳定,并导致个体的痛苦或损害。

目前人格障碍被分为三个大类十种主要问题A 组人格障碍:奇特-古怪性·

偏执型:对他人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以至于把他人的动机解释为恶意的心理行为模式。

·

分裂样:一种脱离社交关系,以及情感表达受限的心理行为模式。·

分裂型:对亲密关系感到强烈的不舒服,且认知或感知扭曲以及行为古怪的心理行为模式。

B组人格障碍:戏剧-情绪化和不稳定·

反社会型: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心理行为模式 。·

边缘型: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表现出显著冲动行为的心理行为模式。·

表演型:过分情绪化和追求他人注意的心理模式 。·

自恋型:自我夸大的,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心理行为模式。

C组人格障碍:焦虑-恐惧性·

回避型:社交抑制,自我感觉能力不足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

强迫型:专注于有秩序,完美以及控制的心理行为模式

依赖型:过度需要他人照顾相关的顺从和依附行为的心理行为模式。

由于个体所处环境不同,人格障碍的内在体验和行为差别很大。人格障碍包含个体回应他人的方式,以及个体如何受到严重困扰,所以某种意义上人格障碍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人格障碍是人际关系障碍”。

事实上,人格障碍人群在世界范围、各文化层中早已存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对环境的适应不良经常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

但令人为难的是人格障碍中有不少人并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他们拒绝治疗,将自己的困难处境归咎于他人。

他们的家人及亲近他们的人常常体味到反复的、破坏性的关系困难,而本人的困惑与身边人的困惑往往不成正比,因此所谓“没有求诊者”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格障碍的发展与病程

在任何人格理论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格具有渐近式形成的特性。

人格障碍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持久模式上说如果是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话,那么也决不可能是“突然”变成或“由某个孤立的外力事件”可以导致的障碍,因此多数人格障碍通常都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即可观察并识别。

作为成长基础的、对原生家庭关注,近年在国内掀起巨大的浪潮,其原因也与人们更多开始关注自己的行为特点、人际互动模式的“来源”不无关系。

当然,由于人格特质本身是某种适应不良,因此如儿童期出现人格障碍的部分特质,也并非说一定在成年后一成不变——有可能随着个人成长、环境变化等而变得特征不那么明显或者说从症状的角度有所缓解(特别是在反社会人格及边缘人格障碍中,这样的特点更为显著,相对而言变化并不明显的是强迫型人格与分裂型人格)。

因此,讨论人格形成,考虑人格发生异化的内因与外因,显然是相当关键与必要的部分。

人格的童年发展

1、传统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身体是所有意识的唯一来源。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依据心理能量所指向的身体部分来划分的,根据心理能量的走向,就可以得知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心理能量,随着关注点的转移,个体寻求满足感的类型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人格、人格障碍与童年发展

如上所示,传统精神分析认为早期儿童经历对青少年、成年早期以及成年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巨大的影响,核心家庭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个体随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

他把个体满足自我需求的方式与生理快感区域发展结合在一起,认为人类心理的最高目标就是在降低紧张和获得最大愉悦的动态平衡之间保持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个体的发展阶段首先需要经历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绪就出现在性器期;经历潜伏期后,个体到达生殖期,而如果个体过于陷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时,就会出现固着。

我们在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当中发现他对童年极其关注,甚至对于人格形成缺乏青少年及成年期的描述,始终以男性为中心的论述而忽略掉女性心理的部分,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考察,缺乏个体自我修复等等的讨论,种种作为开创者难以兼具的“缺陷”是其不少追随者后期与他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因此有了更多基于传统精神分析的,关于人格形成的讨论。

2、个体心理学阿德勒自身否认自己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尤其是关于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这一点上。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代那些被压抑的、与性有关的无意识内容是神经症的核心,认为性只是个体人格的表达而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阿德勒认为生物学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并非是那些本能性行为,而是儿童在成人世界中的弱小与无助。在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中认为,追求权力才是个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儿童会为此努力让自己的变得更强大,儿童早期适应环境的努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将支配他人作为赢得自尊和获得成功的手段。

阿德勒坚决的认为,心理健康必须是建立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上——这一点与我们前述的人格障碍的核心定义何其一致“人格障碍是人际关系障碍”。阿德勒强调了三种不良的儿童经历对人格的影响:机体缺陷、纵容与忽视。机体缺陷:受到病痛折磨可能会使儿童变成一个高度自我为中心的人。由于缺陷以及无力与其他健康儿童竞争,他们可能表现得退缩、不与他人交往。另一方面,也会有些儿童由于天生的缺陷而进行过度补偿,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

纵容:纵容、溺爱都不利于儿童发展与他人合作以及社会兴趣的发展。由于他人总是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本来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因此造成他们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相较于对他人,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单方面提出对家人、朋友的要求,社会兴趣水平通常很低,与对自己照顾有加的父母也很难产生真正的感情。

忽视:一个被忽视或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爱、体会不到合作,因此,他们没有办法适当的发展这些能力。这些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从他人那里获得感情与尊重都没有信心,成年后他们可能更容易变得冷落而无情(这与125期案例当中来访者的情况类似)。关于动力学方面,阿德勒关注出生顺序对人格与行为特征的影响,他解读了独生子女、长子、第二子、老幺的心理状态,并在后期更进一步总结为:伴随着每个孩子出生家庭动力发生变化时出生顺序可能也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心理情境的影响,因为每个人都并不是说出生在哪个顺序上就一定成为什么人格,而是对于自己出生的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的解读方式来影响着自己的行为与人格形成。

3、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奠基人埃里克森受到两方面理论的重要影响,一个是精神分析理论,另一个是他多样的文化生活背景以及儿童养育行为的研究。他把自己对个体发展理论的研究称为渐进论,提出每当个体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都会褪去一个保护性的结构,将一些不足、弱点和危机保留下来,它们存在且可能会以我们未曾了解的方式爆发出来。

人格、人格障碍与童年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不论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社会关系都处于核心地位。在个体发展的前5个阶段,个体与父母、家庭成员和同伴交往的作用最为关键。

个体能否建立自我同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同龄人的肯定,亲密关系的建立也为他们与别人建立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机会。

而正如早期阶段与弗洛伊德理论当中对于个体在身体发育方面的相关一样,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身体与智力上的发展情况决定了他们能否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是否有能力在复杂的社会中选择自己想要的职业。

比如,儿童在变得强壮、高大的同时,也越来越灵敏、越来越有能力学习复杂的技能时,他们就可能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因此相比弗洛伊德,他更强调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4、个人中心式理论弗洛伊德把带入到成年期的儿童期的创伤看成是神经性固着,而罗杰斯的人格理论认为人们在儿童时代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也是人生正常发展中固有的一部分。

一个婴儿从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就已经产生了对爱或积极性关注的需要。可是儿童并不能很好的将自我与所从事的行为区分开来,因此就常常将他人对行为的赞许看成是对他们自身的赞许。同理,他们也会将自己因为某一行为而受到的惩罚当成是自己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

对于婴儿来说,爱无比重要,因此婴儿的行为不在于经验能够维持或提升自己的机体,而在于怎样获得母性的关爱。所以儿童期的行为有些甚至并不健康,但为了获得关爱或赞许而持续发生着。

从这个理论上说,如果成人能够接受儿童的消极情绪,给予儿童无条件的接纳,让孩子们不需要再用讨好的、屈从的行动来迎合成人,那么儿童可能就不需要再被迫去否认或不承认自我人格中那些否定的行为或态度。

具体而言,比如有人要求一个孩子“必须爱刚出生的妹妹。”这其中有一层的意思可能是:“一旦对妹妹有什么消极感受,就得压抑或否认它们的存在,不然有可能遭到父母的抛弃或责备。”因此通常孩子产生的嫉妒、不快都需要压制起来并否认它们、阻止它们进入意识层面。

随着儿童的成长,问题可能会继续存在。为了保持这种虚假的自我意象,个体就必须不断地歪曲自己的经验,对经验歪曲的越多,犯错以及发生其他问题的概率就越大。成年后越来越多的行为问题,过失以及精神上的混乱就是个体内心歪曲的表现。

结语

面对诸多案例中涉及人格障碍,我时常会收到一些提问与话题讨论——既然人格障碍“无药可医”,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都意识到人格障碍“预防”的关键性,然而我们却很难找到一个笃定的说法告诉我们“人格、人格障碍是因为……所以……”。

罗列的以上的几种理论,分别从儿童的成长发展角度思考了各个时期人格发展的重要课题以及发展不顺利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转变,这些理论不管是基于观察总结也好,还是基于推理也好,在我们自身的成长、后来的工作当中,其实都不乏例证。因此虽然角度不同,解释可能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理解复杂的“人”来说都提供了极好的视角。

没有任何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了解发展规律,重要的还不是为了“诊断与治疗”,而更多的是希望为大家(包括精神心理专业的人士及所有非专业的人士)提供思路,关照好我们自身,养育好我们的孩子,从“预防与保健”的角度更多的做好家庭与个体的工作。

尤其是从事临床工作后,面对不同年龄,特别是青少年期开始出现的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兜兜转转、不断挫折的来访者,我们多想能够更清晰的看到这样的机制来让正在养育儿童的父母、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让自我反思的大人们找到一些可信凭的依据,看到我们一路走来的成长之路中自己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总结这样一篇小文不见得全面,也实难求全,通过集合各理论对于成长早期身体、心理、环境变化的思考,期待帮助我们能够“拼图”出一副关于早期人格的思路框架。涉及人格,书多且杂,写之不尽,唯请诸位开卷有益,以此为引,细读原典。

编后语

我们没有办法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把所有理论及理论创始人的生评及其理论发展进行逐一介绍。

假如大家感兴趣,可以在阅读不同的理论著作时发现,每个理论发展都与其创立者的原生家庭、早年经历、成长过程、个人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弗洛伊德作为家中长子,拥有相对年老的父亲与年轻的母亲,享受多子女家庭当中最高的优遇,他的理论从自我萌芽开始充满着男权式的、自我关注的成份,强调防御机制;

阿德勒自身身材矮小,体弱多病,而他拥有一个高大、英俊、健美的哥哥,作为次子,他一生关注自卑带给个体的动力,强调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未来人格的影响;

埃里克森的出身环境更为复杂——对于种族的自卑,自身家庭的秘密,成为他一生关注自我同一性,追求自我定位研究的动力,包括从荣格、霍尼等人的生涯发展中都有相当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部分。

每个理论的提出或完善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其他相关理论的影响,而且每个理论的发展也都与其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和考虑我们的来访者一样,思考人格形成,学习基础理论时,我们同样需要系统性、多元化的思考各种理论之间的相关及互补,兼容并序,而不固执于某种理论本身造成偏见。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弗雷格, 詹姆斯·法迪曼 著,人格心理学:人格与自我成长(第7版)胡军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 亚伦·T·贝克,丹尼丝·D·戴维斯,阿瑟·弗里曼[M]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王建平,辛挺翔,朱雅雯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

3.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韦启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理解DSM-5精神障碍[M]. 夏雅俐,张道龙,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M].5版. 张道龙,刘春宇,张小梅,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诧摩武俊.泷本孝雄.铃木乙史.松井丰著 性格心理学への招待(改訂版)サイエンス社 2005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效应树洞哈利波特抑郁症恋母情结情商测试容貌焦虑心理健康测试焦虑症心理咨询恐惧心理MBTI爱情挽回心理健康外貌焦虑偏执型人格职业价值观产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智力测试社交恐惧症PUA绿帽情节职场心理自闭症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