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大,选择逃避可取吗?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19-10-23 08:40:10 成长心理

长大意味着什么?是承担更多的责任;是忍受孤身拼搏的寂寥;也是看的更高更远的过程。大家的潜意识都住着一个小孩,不管我们是20岁、30岁、60岁……我们渴望回到孩童时期,去感受那时的天真和美好。

只不过大部分人对回到孩童时期仅仅是对那时无忧无虑生活的一种憧憬,而有些人却处在孩童时期的角色难以转变。

不想长大,选择逃避可取吗?

他们是

在现代,有专门的名词代指这一部分不愿长大的群体:“家里蹲”。

不想长大的他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封闭自我,与周围的群体减少或是断绝来往,拒绝自己成长,就像孩子一样。

那么这种不愿长大心理为何得不到改变呢?大家会给我回答:因为就业、感情、人际等等。那这些其实只是客观原因,许多有着同样问题的人,却能在成长的历程上努力摆脱问题的困扰。

而为什么“家里蹲”不能摆脱这种困扰呢?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以下是“不想长大”的三个可能性原因:

不想长大,选择逃避可取吗?

好高骛远

“不想长大”的他们不一定是不善言辞的,他们或许聪明伶俐,善于沟通,但他们会在表现出自信的同时,缺乏一定的务实。

他们会规划未来,但其目标往往过于庞大:比如要创办一家比肩腾讯、阿里的大公司;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或者因某些技术一鸣惊人。

有梦想有态度固然好,但他们面对这些梦想的态度往往并不很认真,他们可能会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但通常只停留在涉猎的层面。 虽然他们给人的印象是懒散的,但其实他们非常在意成功和自己的表现。

不想长大,选择逃避可取吗?

过度在意安全

不想长大的他们过着舒适、优越的生活,家庭带给他们安全感

但寻求安全、规避威胁意味着这样一种取舍: 步入成年伴随着巨大的变化和潜在的风险:保有一份工作,独立生活,发展一段关系,建立一个社交圈子——有成千上万件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到。

疏离世界则不需要任何努力,疏离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安全感,规避了成长的挑战。一直试图保持安全会对自己的内心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我是脆弱的。

当自我认为自己软弱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在我们眼中呈现出的是一个不公平且充满敌意的世界,它在我们和对承担与年龄相称的风险的意愿之间设置了一道障碍。

不想长大,选择逃避可取吗?

沉迷虚拟

有研究发现,经常玩游戏的玩家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敌意、偏执、人际关系敏感。

研究人员指出,这与在酗酒和滥用药物人群中出现的情况类似。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外界的依赖物来试图摆脱现实,沉迷于虚拟中。

小建议

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那就该考虑自己是不是不想长大中的一员了。不过解决办法远比困难多,一起来看看:

一:设立实际目标

虽然有远大的抱负是件好事,但要提醒他,即刻成为一个十分卓越的人并不是我们对一个人现实的要求。一夜成名/暴富并不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这不过代表了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平凡依然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适当降低期望值既能降低压力,也能为进步创造空间。

二:自力更生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一件既安全又舒适的事情。有谁愿意从安全和舒适的环境跳到未知的环境中去呢?

因此,不妨让不想长大的“我们”去尝试独立生活的感觉,让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变。

因为大脑不能在过于安全的环境中成熟。为了成为一名成年人,我们都需要接触与年龄相适应的压力和挑战。

三:规划长期改变

当试图作出重大改变的时候,不想长大的“我们”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也许是愤怒不满,也许是不知所措……无论如何都要记住的是,这个改变需要是长期的。

就像增肥容易减肥难,要一个好的习惯替换坏的习惯,这个需要不断的坚持,只有自己从根本意识上觉得改变的重要性,才能让改变成为一种固有的习惯。

不想长大,选择逃避可取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健康测试社交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测试心理学PUA自闭症情绪管理回避型人格障碍倾诉心理咨询桃花运弗洛伊德职业性格控制情绪自愈能力安全感存在主义九型人格EPDS霍格沃茨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冥想俄狄浦斯情结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