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怎么办?
作者:李松蔚 2019-12-20 18:46:34 成长心理

这个问题我几乎每天被问,兴趣!内驱力!先是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了就开始自我担心:「我缺少内驱力,这样是不是没救了?」

在这件事情上,家长的影响确实重要。我女儿也属于缺少内驱力的。周末去其他小朋友家里玩,或者邀请小朋友来家——现在的大环境下,小朋友们约会,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一起写作业,每当收拾书本的时候我都会听她嘟嘟囔囔地抱怨:「我约她是要一起玩!不是一起学习!」周末快结束的时候又听到她哀叹:「啊!只剩一个晚上了,没有玩的时间了!」这种时候,父母的态度很关键。

(敲黑板,接下来是重点!)

父母应该给到的支持,就是不当一回事。

不反应,或者只给普通的反应,不用力过度,这是最好的反应。什么共情啊,启发式提问啊,温和而坚定的沟通,化解孩子对学习的阻抗,这些都太深了。更不用说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一方面很难起效。更重要的是,这都只是战术细节,我们先从战略的层面看:这事已经到了需要严阵以待的程度吗?它很要命吗?

如果不反应,接下来她会怎么样,厌学吗?

好像也没有。人家就是抱怨一下,然后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星期一上学又是高高兴兴的。或者早上起床不高兴,下午放学又好了。回到家外套都来不及脱,就争分夺秒开始写作业——因为写完作业就可以玩。所以你看,父母什么都不用做,结果也是蛮好的。她有抱怨,同时也在自我管理。或者说,抱怨是她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她算不上是狂热地喜欢学习,但她也在持续学习,持续进步。

这就够了啊。不然,你以为兴趣是什么样?

废寝忘食,像上瘾一样学习个不停吗?

我知道现在很多父母一提到学习兴趣,专注,内驱什么的,会当成是一个特别沉重的话题。好像决定了一生的命运,很重大。所以一旦孩子对学习流露出负面情绪,不在状态,父母被激活的恐惧就是,孩子整个人生都即将陷入危机,必须立刻拯救:「天呐,你不能那么想!这可是学习啊!」

你想想,平时不想上班的时候随口抱怨一句,然后你身边的人温和而坚定地凝视你:「你不能那么想!这可是工作啊!」你是什么感觉?

本来还有点心气儿,被这样说几遍就彻底没了。真的,我们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它不要那么沉重,那么紧绷。我们愿意紧就紧,愿意松就松,可以喜欢也可以保留看法,一颗平常心,这才是兴趣滋生的土壤。有的孩子每天都对学习失去十七八次兴趣,别慌!那又怎么样?接下来她又会十七八次地燃起兴趣。就像她在学校交朋友,她告诉你:「我跟某某绝交了!她是个小气鬼!」你很紧张,还没等你想到该怎么教她处理人际矛盾呢,第二天她又告诉你:「我们又和好了!」

战略上看,你要做的根本不用那么多。

父母总把自己在孩子学习中的作用看得过于重要。真正的重要之处不在具体做多少事,解决多少问题(有时候多了反而不好),而是能给出多大的心理空间,能否给孩子设置一个透气的框架。

框架的原则是抓大放小。每天写作业,这是大框架。至于是回家立刻写还是玩一会再写,写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边写边检查还是写完再检查,这都可以商量。或者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大框架确定了,要有透气的空间:允许孩子走神,允许抱怨,允许他们按自己(慢慢的)节奏成长。

给孩子创造尽量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用可接受的成本给他上一个质量过硬的课程,这就是大的框架。让孩子浸泡在这个课程里,不催促,等他们的兴趣自然生长,这就是给孩子透气的空间。

大家知道,外教课我一直给女儿报魔力耳朵。这门课的卖点就是兴趣,让孩子自然而然开口说英语,越说越有兴趣。我推荐过很多朋友上这门课,有的朋友开始会有疑问:「3、4个小孩一起上课?为什么不上一对一课程,效果不是更好吗?」上下来就发现,其实这样比一对一更有效。

为什么?因为几个孩子一起上课,这是最轻松的状态。轻松了才会有兴趣。小孩之间你争我抢,比赛谁拿的奖杯更多,这比「学习」本身有意思多了。而且多几个人,难度就降低了,老师说一个句子,你觉得难,其他小孩也觉得难,你就知道正常的标准在这里。大家轮流练习,这个讲完那个讲,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在头脑里反复加深记忆。

说错也不要紧,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悄悄纠正过来了。相比老师随时盯着自己一个人的进度,在小班里的压力要小得多,没那么紧张。

真的,小孩不需要把焦点全放在自己身上。

我有个朋友,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学了一年的魔力耳朵,上课之外也没怎么听小孩说英语。结果今年暑假去美国,在飞机上听到小孩用英语跟空姐要饮料,非常自如。我的朋友很惊讶,问:

「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个?都没听你说过。」

小孩漫不经心地说:「我也忘了。」

他都不觉得是「学」,但这可能才最接近学习的状态。只要每天跟着听就好。随着跟外教老师对话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有英语的自动化反应。

兴趣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这就是父母设置的大框架,给孩子找到这种课程,提供学习环境。剩下的交给老师和孩子,接受他们自己的节奏。

当然了,老师需要很专业。

据说魔力耳朵花了高于行业标准30%的薪资专门挖来许多优质外教,全部来自美国、加拿大,具备TEFL/TESOL证书,并且需要至少具备3年以上少儿教学经验,通过率不足1%(内部数据统计)。

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怎么办?

魔力耳朵的老师们全部具备TEFL/TESOL证书,自己就能查验资质,这一点也很重要。

因为在北美,TEFL/TESOL证书不是随便拿的,需要老老实实上理论和实践课程,达到专业水平才能领取,并且有这种证书的很多老师,本身也在公私立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怎么办?

就算这样,老师上岗之后还要进行5轮试讲+再培训,不合格的随时淘汰。每堂课结束还要经过小朋友的考验,评星低的外教也无法长待。

所以父母不用担心孩子没兴趣。这是老师考虑的事情。为了通过孩子们的「考验」,外教老师也会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把学习变成乐趣:用动画、用游戏,用夸张的表情和语气,以及用孩子本身:把他们的镜头拉来拉去,营造上台的感觉,或者组队PK……玩着玩着就把英语给学了。

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怎么办?

除了外教课、配套预复习之外,魔力耳朵还有个神器,叫做「21天口语训练营」。

他们也不知道哪里找来那么多名校的纠音老师,每天蹲守微信群。我女儿上过一次,连续21天,孩子每天拿着外教的视频跟读打卡,老师会挨个点评一番,先大大地表扬,再告诉你哪个发音可以改进,最后送表情包或者小贴纸,让小孩高兴一把。跟读的内容都是生活场景里非常实用的对话,而且每期主题不一样,每天都有新内容。21天下来,孩子的词汇量和发音都能看到明显进步。现在她说英语的语调,咬字,都自然带着原汁原味的腔调。

关键就在于自然,小孩一点也不排斥。

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怎么办?

报魔力耳朵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真心便宜!

一节课几十块钱,包括这一大堆的服务和学习闭环,几个月下来能看到效果。便宜,所以压力小,当成磨耳朵也行。很多家长都是一周三节,还有的一周五节、七节,天天泡在里面也不心疼。

最近线下机构跑路关门的消息很多,人心惶惶的,所以更加建议大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报一些性价比较高的课程。而对于线上课程,投资方、创始人背景等因素,也需要结合考虑。

魔力耳朵是马伊琍代言的。这是个比较挑剔的明星妈妈,孩子一直是自己带,曾经拒绝过一个作业类APP的代言,因为觉得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她推荐的品质不会太差。再加上高瓴资本和猿辅导投资,对于机构的长远性,还是值得放心的。

试试看吧,反正不吃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存在主义绿帽孤独症叛逆恐惧症人际关系女人心理智商依赖型人格障碍源码治疗师边缘性人格障碍九型人格原生家庭恋母情结情商悲观主义职业价值观恐惧心理控制情绪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PUA心理医生亲子关系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