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吗?
作者:王玺 2022-07-07 18:45:35 成长心理

咨询就像一场探险之旅,来访者常常会在某个时刻对自己有新的觉察。

一位男来访者跟我分享了最近的一个感悟。

因为小区有新冠确诊病例,他被居家隔离了10多天,在家实在太无聊了,他决定启用尘封许久的跑步机。他原本想按过往的跑步习惯用手动档跑,又想尝试一下自动程序。自动程序有五个选项,他决定挨个试一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程序。

第一个程序打开是三档,他走了几分钟,觉得速度太慢,于是打开第二个程序,发现还是三档。他又开始往后调,等调到第五个程序的时候,发现都是三档。他在心里冷笑:设计自动程序的人怎么想的,三档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吗?幸好还有手动程序可以选,我想跑多快就跑多快。

第二天再上跑步机的时候,他闪过一个念头:自动程序不会都一个模式吧,否则为啥要设计五个程序呢?

跑步机说明书就在客厅的电视柜里,他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看一看。

第三天上跑步机的时候,他决定先随便打开一个自动程序,不管速度多慢都坚持走完30分钟。他耐着性子,慢吞吞走到快5分钟的时候,跑步机突然加速,一下子上升到7档,他飞奔起来,感觉太神奇了,觉得头几分钟的三档可能是在热身,他想:回头看看说明书,看其他程序怎么个跑法。

第四天上跑步机,他打开了另一个自动程序,发现那个程序和之前的又不一样:太有意思了,回头我看看说明书吧。

他并没有看说明书,而是把五个自动程序挨个试了一遍,整个过程经历了很多不耐烦,比如有些程序设计不适合他,又无法修改自动档,于是手忙脚乱在手动档和自动档之间来回切换,累得他大汗淋漓。

他突然想到,自己可以不这么累的,看看说明书不就知道了吗。

当他在咨询中跟我讲述这件事时,还是没有看说明书。

咨询后,他决定把说明书找出来看一看,打开第一页就看到清晰的黑体字:使用跑步机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此外,说明书还附列了每个程序对应的公里数、时间表,一目了然。

他问自己:明明一看说明书就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我就是不看呢?

他联想到,其实自己不光不看跑步机的说明书,也不看电视机、空调、燃气炉、厨房电器的说明书,抽屉里所有家电的说明书都是新的,没有被翻阅过。

每次购买了家电,他都不看说明书,而是按自己的想法去琢磨和使用。想到这儿,他一拍脑门,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家电莫名其妙被自己给弄坏了,而且就算是坏了,他宁可上网去搜解决方案,也不打开说明书。

我问他:如果先看说明书,再去使用那个产品,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他脱口而出:意味着我很笨。

说完他忍不住笑起来,我也乐了。

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吗?

跑步机的事情,让他联想到更多的事情。比如过去没有手机导航时,如果他开车迷路了,明明眼前就有交警或路人,他也决不会停车问路,而是自己估摸着瞎转悠。妻子有时坐他的车,遇到类似情况,要被他气到半死。她不理解他为什么就是不问路,但她再生气,也无法撼动他决不开口求人的执拗。我们在咨询中进行了探讨。他意识到,如果要通过其他方式去获得帮助,对他来说是一个很深的挫败,会激发起他内在的弱小感与羞耻感。、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女来访者,从小到大她都是学霸,研究生毕业后,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公务员。她工作也很出色,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她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去年的一次咨询中,她告诉我,有同事约她去考社工证,说只要考过了,单位还要奖励几千元。她开玩笑说,为了这个奖金,我也要去考一考。

此后的每一次咨询,她都说自己太忙了,一直没时间看书。临近考试前两周,她有些焦虑,说想看书了,但又看不进去。每到看书的时间,她都去刷抖音看连续剧了。

考试前的一次咨询中,她对我说:这两天我翻了翻书,觉得也不难啊。考试应该没问题。

几个月后,她突然告诉我:考试成绩出来了,您知道吗,跟我一起考的人都通过了,我竟然没有通过哎。

然后她又说其实这个证对她没什么用,所以自己没有好好看书,通不通过也无所谓了。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今年的一次咨询中,她突然说:老师,我马上又要考社工证了。

我说:嗯嗯,你想再考一次。

她说:主要是心里有些不服气吧。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考试,我竟然没考过。跟我一起考的人,她们学历都没我高,竟然都考过了,还拿到了奖金。我并不在乎这个钱,我就想再试一试。

随着考试日期临近,她陷入到焦虑中,焦虑到看不进书。

我们在咨询中探讨这个焦虑,她说去年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去考试的,考不过也没什么,但今年自己是铆足了劲想要考过的,所以感觉有很多压力。

一方面,她认为考试的内容很简单,自己只要好好看一看,就完全能考过;另一方面,她不愿意看书复习,哪怕书就在身边,她也决不打开。她宁肯一边焦虑,一边把大量时间用来刷手机。

之后的一次咨询中,她有些沮丧地告诉我:今年我又没考过。

这件事很深地挫败到她。

咨询中,她觉察到自己的潜意识:如果我认真看书复习了,还是考不过,那就太可怕了。为了不让这个可怕的事情发生,我就不看书了。这样考不过的话,说明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没有复习而已。

她活在全能自恋的状态中,内心有一个“我不用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的经历,给了她很多自信与骄傲。她小心翼翼保护着这份骄傲,小心翼翼掌控着自己的生活。

为了避免发生可能诱发挫败感的事情,她拒绝许多社交机会,以减少人际关系可能带来的纠缠与麻烦。她也尽量不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因为经受不起任何变化与失控,否则她的自恋会被击得粉碎。

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吗?

许多成年人身体已经长大,心理层面还活在婴儿般的全能自恋里。

婴儿的全能自恋是:我只要有需要,全世界都要立刻满足我,世界必须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运转。

等到成年后发现世界非我所愿,他人非我所愿,这个人动不动就会崩溃。

现实中有很多喜欢拖延的人,他们拖延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自我保护:不去做事情才是安全的。努力代表着风险和失败的可能。一旦努力了却没有成功,是很可怕很失控的事情。

一些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内心大多有这样的声音: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没有努力。一旦努力的话,我一定很了不起。

这样的人,喜欢沉迷在想象中,想象自己无所不能,想象自己功成名就。

疫情期间,有很多人跟着刘畊宏夫妇跳健身操,还有一些人没有跟着跳,而是躺在沙发上,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别人跳,在想象中他们已经参与了:我看过了,就等于跳过了。

很多人活在自恋的剧情里。

他们有雄心壮志,却总是裹足不前。他们不安于现状,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梦想一夜暴富。他们活在自恋妄想中,凡事都想走捷径,不用付出什么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能轻轻松松发大财。他们急躁冲动,容易被一些看上去很暴利但风险极高的行业所诱惑,怀揣发财梦,一头跳进坑里,最后亏得(或被骗得)倾家荡产。

咨询中时常看到,一些人不断在同一个坑里反复摔倒,像中了死循环的魔咒。

这一切大多来自对自己的不了解。不了解自己的人,不可能了解他人,也不可能了解世界。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觉察自己。

人生总陷于困顿中的人,大多源于对自我的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看上去目标宏大,实则活在混沌之中。这些人总宣称自己是追求完美,其实骨子里有很深的自卑。他(她)们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因此也无法真正和外界建立关系。

我们越是接受不完美但真实的自我,才会越有力量。

一个真实而有力量的人,不会陷入到自恋的剧情中。他们知道人生的底限在哪里,不会轻易为难自己,而是踏踏实实地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吗?

作者:王玺,北京资深心理师(从业13年),曾当过公务员、杂志副总编辑,发表作品百万字,曾获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曾任天津电视台《我是当事人》栏目嘉宾专家,著有《路在脚下延伸》、《当人生艰难时刻来临》。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回避型人格负面情绪职场心理原生家庭九型人格心理治疗MBTI测试外貌焦虑心理社会心理学聊天爱情挽回洁癖自卑恋母情结智力测试悲观主义心理健康测试情商孤独症反社会人格冥想人际关系绿帽癖职业价值观存在主义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