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焦虑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
作者:周娱菁 2021-11-02 17:01:40 成长心理

养育者的过度焦虑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1]。

01、养育焦虑是常态

《2016 年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家长的教育焦虑、教育过度现象依然不容乐观。有87%的家长表示,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过焦虑情绪,其中,有将近20%的家长处于中度焦虑水平,而处于重度焦虑水平的家长有将近7%。

02、养育者过度焦虑对于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人,父母的情绪状态、教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研究发现,高焦虑的父母容易养育高焦虑的幼儿。高焦虑的父母总是质疑自己育儿能力,不断的反思自己,检讨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面对别人的质疑更加不自信,面对别人的言论更加无所适从,焦虑在不断怀疑中生长,自我怀疑又在焦虑中扩大。

孕期、哺乳期母亲的不良情绪通常会对孩子未来的身体素质产生负面影响。母亲的焦虑会导致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孩子的情绪控制力相对较差[2]。养育者的焦虑和过度保护让儿童容易发展出焦虑情绪[3]。高焦虑的家长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独立性较差,依附感较强,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从而孩子产生撒谎、抑郁、叛逆抵抗等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不利于与家长的沟通和相处,进一步破坏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4]。

养育焦虑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

研究发现家长教育焦虑可以预测初中生的考试焦虑,也就是说如果家长过度的对于初中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孩子容易出现考试焦虑情绪。父母愉快的情绪对孩子作业的完成质量有着促进作用,而父母营造的不良情绪氛围会降低孩子学习的效果。

也就是说父母高兴开心的时候,孩子能更好的完成作业,如果父母发脾气、家庭气氛紧张,孩子更不愿意学习。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等积极因子与积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善于表达温情的父母,其孩子更爱学习[5]。

但是,这里并不是说让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而是说要避免过度焦虑。也有研究显示,家长的教育焦虑对小学生积极学习情绪具有直接作用,并通过父母教育卷入的间接作用影响小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保持适当焦虑,并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孩子更爱学习[6]。

养育焦虑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

父母的教育焦虑会给孩子传达“学习很重要”这个价值观,会引起孩子的焦虑和思考。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有害的。焦虑和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成倒 U 型曲线,即过低和过高的焦虑均不利于活动效率的提升,中等程度的焦虑感才能获得最佳效率。

过低的焦虑容易使人拖延,过度的焦虑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保持中等程度的焦虑促进人更好的发展成长[7]。

03、养育焦虑的常见内容

养育焦虑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

养育焦虑往往被认为分两大类,分别为“育儿焦虑”和“教育焦虑”。“育儿焦虑”是指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生长发育、行为举止、外貌衣着、性格脾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一系列的紧张不安与过分敏感。“教育焦虑”是指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教育参与者会产生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复杂情绪状态。

育儿焦虑更侧重在生活中照顾幼儿身体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而“教育焦虑”则强调家长在孩子的行为引导、心理教育、道德价值观树立、知识技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等社会化培养中产生的焦虑[8]。研究显示3-6岁幼儿家长具有中等水平的焦虑程度,在家长焦虑内容的四个维度中,焦虑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安全焦虑>教育焦虑>健康焦虑>自我发展焦虑[9]。

04、养育焦虑的影响因素

科学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影响着家长焦虑感。

1、家庭环境。父母对于婚姻质量不满意、对于工作环境不满意程度越高,则承担父母角色的压力就越大。父母育儿焦虑与祖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育儿行为高度相关。可见父母的育儿焦虑受到夫妻关系、工作状态、原生家庭养育模式的影响[10]。

养育焦虑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

2、个体因素。研究表明家长的育儿焦虑度与孩子的气质类型和性格有关,与父母自身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也有关。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其实是将自己对人生的恐惧移情到了孩子身上[11]。

3、成人的依恋类型。不安全依恋型的养育者对于孩子要么是忽视不理、要么是过度关注、过度焦虑。不安全依恋型个体表现出依恋回避或依恋焦虑。这样的养育者对幼儿的需求不能准确识别或理解,对幼儿消极情绪采取拒绝方式或不知如何恰当的应对,这样的养育者具有情绪紊乱的特点。由于缺少正确处理情绪的经验,情绪紊乱的母亲无法指导幼儿对消极情绪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使得幼儿在调节自己情绪时表现得更加不稳定与冲动,并出现攻击和破坏等一系列外部行为问题[12]。

05、关于养育焦虑的几点建议

养育者要持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

家长自身的知识储备不仅影响着教育眼界,还会直接影响着教养方式。社会资源丰富的家长有更多渠道获取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长远教养目标,在育儿中体现尊重民主和权威。家长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保持好奇和探索心,对科学的育儿理念抱有开放的心。

提高生活的管理水平

在当代社会,女性往往承担着更大的生活育儿压力。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赚钱养家。有了孩子的女性对于自我的成长发展也有深深的焦虑,如何平衡好家庭和个人的发展考验着女性的智慧。所以,妈妈群体更要提高对于生活的提前规划能力,学习时间和精力的管理方法。

家庭成员、社会体系要对妈妈群体更友好

家庭观念中需要打破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养孩子这件事情,家庭成员要相互配合,合理分工,人尽其用,在心灵上和经济上相互扶持。父亲在育儿中需发挥助力作用,体谅理解并关爱母亲,多与母亲沟通商讨,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养育焦虑是如何影响亲子关系的?

采用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

家长对孩子善于表达温情和爱,但是不溺爱。有原则,温和地坚守原则。尽量减少威胁、欺骗、强制、专权的方式对待孩子。家长可以提出合理的要求,但是同时也会尊重孩子意见,倾听孩子想法。在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特别会讲究方式方法。并且对待孩子的要求,家长能够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保持适度的教育焦虑

养育中不能只重视孩子知识的灌输、成绩的提升,而忽视家庭中的情感价值。要把孩子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有感的人”来对待,对养育中过度的功利心保持警觉。

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养育者可以先评测自己的依恋类型,对于自己内心的情感依恋需求保持观察。关注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夫妻之间的冲突,调控好自身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为孩子的情绪调节竖立一个的正面学习榜样,让家庭成为孩子练习情绪调节的安全基地。

参考资料

[1] Manassis K, Bradley S, Goldberg S, Hood J, Swinson RP. Behavioural inhibition, attachment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of mother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Can J Psychiatry. 1995. 40(2): 87-92.

[2] Dunkel SC, Tanner L.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tress in pregnancy:  implications for mothers, childr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Curr Opin Psychiatry. 2012. 25(2): 141-8.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port, parent self-report and partner report of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parents (1) .

[4] 桑标. 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 .

[5] 王秀珍. 中学生考试焦虑程度与家长焦虑水平的对比分析 .

[6] 程兴逸. 家长教育焦虑与小学生学业情绪的关系:父母教育卷入的中介作用 .

[7] 张松. 焦虑的本质与矫正 .

[8] 靳宁宁. 国内教育焦虑研究述评 .

[9] 郝灿灿. 3-6岁幼儿家长教养焦虑现状以及改善策略.

[10] Marriage,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Prospects .

[11]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infant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ality Family antecedents and attachment consequences .

[12] 梁宗保. 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相互作用关系 .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反社会人格聊天悲观主义绿帽男人心理偏执型人格心理咨询回避型人格容貌焦虑双向情感障碍心理效应女人心理亲密关系心理治疗自愈能力亲子关系心理测评恋母情结智力安全感情商测试情绪管理分院测试职业价值观PUA